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心经修心课》:读懂了《心经》就明白了人生

2013年11月11日 09:20
来源:《心经修心课》 作者:濑户内寂听

这么一来,我们就明白了,所谓神或者佛——这话对哪个宗教都适用,对基督教、佛教,对伊斯兰教都适用——就是我们心中描绘出的宇宙的生命的意象。对这种意象,我们有人视它为耶稣基督,有人视它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也好,耶稣基督也好,都仅仅是宇宙的生命展现给我们的一种现象,而不是释迦本人自身,也不是基督本人。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不同于我们的宇宙的生命,我们都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它的存在。

作家中,有很多人去世时举行的葬礼,是没有宗教仪式的。不少日本人觉得,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一种不迷信的有教养的人。我想啊,即便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离开人世的那一刻,心里也会问问“我这是到哪儿去呀”之类的。他们此刻想的,不会是“我的身体,全没了,会变成灰”,而是会闪过这样的念头——“我的身体被烧毁了,不过还会留下什么吧,我还有灵魂在吧?”——反正我是这样猜测的,当然啦,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这还得去问那些已经死去的人。

现在,我们真真切切地活在这个世上。这种依附肉身活着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它必定会死。我会死,你们,无论你们怎么闹怎么扑腾,也会死;在座的人,会死得一个不剩。而且说不定就死在今晚!那么,死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现在拥有的这个生命,死了会怎样?会还原为宇宙的生命。

这么想来,死就没那么可怕了,没那么惨了,对吧?死了,被烧成灰,什么都没了,是不是觉得有点失落?我活着尽了力,趴在桌上写了一篇篇小说,还在天台寺拼命努力,可最后还是两腿一蹬,就这么死了,没了。这确实有点令人失落。不过,在我临死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会在哪儿死呢——到那时候我会这样想的:“我的生命,马上就要还原回宇宙啦!”宇宙的生命像这样不断地接纳着我们所有人的生命,它会越来越强大的。这种宇宙的生命,难道不就是神,不就是佛吗?

想到这些,我越发觉得冈本鹿子(日本诗人、小说家)这人真了不起。人们把她的文学称为“生命的文学”。在对各种宗教进行钻研之后,她认定,能拯救自己的,最终只有佛教,于是后来成了佛教徒。其后冈本鹿子的小说,无一不是以生命为主题的。当初我读她的小说时,心里老在嘀咕:这人怎么这样?开口闭口就是“命”的。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这人真的厉害,她就是把超越人的那种力量看作是宇宙的生命的,她那时就悟到这一步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所谓“咒”,就是我们向宇宙的生命发出的呼喊。

亲鸾这人很干脆,他觉得,对那些没学问的人说这些没用。于是就说,反正你们向佛祈祷就得了,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得了。“阿弥陀佛”是谁?还是宇宙的生命,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个体。亲鸾说“阿弥陀佛”这几个字时心里想象着的,一定就是支配着、守望着我们死后要去的那个世界的佛。

总之,所谓佛,就是宇宙的生命。至于“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我在前面提过了,意思就是“皈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佛啊,我皈依你,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你!”这同时就意味着:“我要将自身投入宇宙的生命”。“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我们每天念着,甚至都以为它是本民族的语言了, 其实它是“咒”,是和“陀罗尼”完全相同的“咒”。净土真宗认为,只要不断地念这句话,即可以从苦难中得到解脱。

深奥难懂的部分,咱们暂且不去说它。反正,只要记住向宇宙的生命呼唤的那句话就够了。净土真宗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说念了“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去极乐世界,这下懂了吧?因为这句话是宇宙的生命能理解的话。“南无观世音”也是同理。

还有,据说,参拜观音圣像时,口里必须念“嘛呢叭咪”。这是拜观音的“咒”,不是我们的语言。只要像这样念,观音就会知道。再有,对地藏菩萨,念的是“钵末邻陀宁娑婆诃”。这是宇宙生命中的地藏菩萨懂的话。这有点像今天的电话号码,你拨了不同的号码,不同的菩萨就会出现。

对这些,你是信还是不信,就决定了你的信仰的有无。宇宙里有生命,这点大家都感觉到了吧?正因为如此,树才会长,草才会生,花才会开,果才会结。也正因为如此,花才会落,风才会吹,雨才会下,雪才会飘。

我觉得,相信宇宙生命的存在,就是宗教。《心经》最后的部分,就是让我们向宇宙的生命发出自己的呼唤。让我们赞美神、颂扬佛,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念咒——你们要颂扬佛。怎么颂扬呢?说话时不要用日语,要用宇宙的生命能理解的语言,就这样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寂庵附近的青蛙都知道这个,它们老是在叫着“揭谛揭谛”。它们比我们朴实得多,能更真切地听到来自宇宙的声音。每当天要下雨时,它们总是会叫着告诉我们:“呱,呱,下雨啦!”可是我们却听不懂,反而嫌这声音吵得人心烦。

《心经》在最后告诉我们怎么去念咒。可是在此之前的内容,却相当艰涩难懂。人对事物的思考,是有阶段性的。说给硕士生、博士生听的话,不能说给小学生听,他们不会懂的。本该对老人说的,不能说给中学生听,他们会听不进去的。《心经》也是同样的道理。其中的法理,是针对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悟性的人说的。那么,我说的这些,依据是什么呢?依据的是天台宗的解释。那儿有一本书,就是《般若心经抄》。

古时,在传授佛教时,凡是遇到重要的地方,都是口授相传的。当我们读佛教书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经常出现“如是我闻”这个词,意思就是“我听说”。古代日本传授学问时,用的也一直是这种方法。大家不是听到过“传授”什么什么这种说法吗?知识得靠耳朵记,所以很难掌握。

可是天台宗的僧人却不赞成这么做。他们聪明,也讲究效率。他们认为,口传容易出错。不是有一种“传话游戏”吗?一句话,被人传了十次以后,就大变样了,最后传的那句和最初说的那句完全不相干。天台宗的僧人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就把最初说的写了下来——这才使得《般若心经抄》这本书得以流传于世。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濑户内寂听 《心经修心课》 佛教 《心经》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