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龙翔集庆寺:美食街里皇家寺院遗址

2012年06月07日 07:56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薛玲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南京海外工商管理学院内的大龙翔集庆寺遗存的桩基柱石(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摄影:薛玲)

东晋古井今犹在(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摄影:薛玲)

导语:元天历元年,元文宗在大都即皇位,遣使臣传旨当时在金陵的御史大夫阿思兰海牙等,在南京的宅邸的基础上修建大龙翔集庆寺,同时召来印度禅师住持,派大中大夫主管寺务。

今天美食店铺林立的明瓦廊,过去则被称为北塔大街,日前,记者在寻访北塔遗迹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大龙翔集庆寺的遗存。

探访

明瓦廊住过一位儿女成行的梅督抚

易记皮肚面、老头盖浇饭、洪泽小鱼锅贴、武汉豆皮……地处新街口闹市区的明瓦廊虽然街道不宽也不长,但却凭借着各色美食吸引着众多食客。但对于大多数人却不知道明瓦廊还曾生活着一位风云一时的人物。

据资料记载,清末有个梅督抚就住在明瓦廊,梅督抚的住宅高屋深院,雕梁画栋,琉璃明瓦,复盖成庭,明灯皆是琉璃制成,妻室三四房,人口就不用说,单儿女就成排,好不威风。梅督抚为显示他的实力,还竖了座十二层的宝塔,因为塔在北,其宅在南,所以北塔大街由此得名。

管理学院内意外发现古寺庙遗存

本想寻北塔,可在明瓦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却没有发现半点北塔的遗存,遍问路人,也都只是摇头不知。直到打探至南京海外工商管理学院,一位门卫师傅把记者领至学院内,“北塔我倒没听说过,但这一片原来都是寺院的地界,现在院子里还有当年的古董呢。”在门卫的指引下,记者在院子一角发现了两个桩基柱石,现已用玻璃密封保护。

在玻璃顶端,记者看到有关这两个桩基柱石的介绍:此为大龙翔集庆寺的桩基柱石,大龙翔集庆寺是元朝兴建的重要寺庙之一,由图帖睦尔皇帝敕建,规制宏大,装饰精致。据考,大龙翔集庆寺当年占地颇广,明瓦廊地区也在寺庙范围。该柱石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发掘出来的。

曾发现三口古井,现在只剩一口东晋的

在距离两个桩基柱石的不远处,记者还发现了一口东晋古井,井旁一块石碑上记载了一篇《古井记》,让人们了解这口古井的由来。《古井记》全文如下:今日明瓦廊,昔日帝师宅。商贾云集处,人文荟萃地。自古毗皇城,而今更繁盛。丙戌冬日,吾院定其阯兴土木,掘地而见三井,一为东晋,一为南唐,一为大明,泉水泛涌。今泽东晋古井,修缮复原。水者,财也;井者,安也。古井福祉,绵延亘长,文脉不绝,代代相传,饮水思源,勒石铭志。

历史

元文宗即位后,把老宅改建成寺庙

记者多方查找关于大龙翔集庆寺的记载,但都只有寥寥数语,最终在《江苏地方志》等古籍里找到较为详尽的描述。

该寺由元文宗图帖睦尔敕建。图帖睦尔系武宗次子,泰定二年(1325年),元文宗以怀王身份出居建康,至致和元年三月迁往江陵,实居建康3年有余。其间他极喜登览江南名山大川、寺宇宫观。元文宗笃佛崇道,在其龙兴之地建康更是大兴土木、广修寺观,大龙翔集庆寺便是在那时所建。元天历元年,元文宗在大都(今北京)即皇位,遣使臣传旨当时在金陵的御史大夫阿思兰海牙等,在南京做藩王时的宅邸的基础上修建大龙翔集庆寺,同时召来印度禅师住持,派大中大夫主管寺务。

该寺是明代三大寺之一天界寺的前身

在《江苏地方志》里,“钟喧鼓鸣,香烛不熄”形容的就是当年金陵首刹大龙翔集庆寺的繁盛之景,当年寺宇巍峨、高僧云集,统辖天下僧事的僧录司一度设于寺内。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寺名改为天界寺,还在此开局修纂了《元史》。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寺内发生大火,全寺尽毁,新寺改建于中华门外,朱元璋赐名“天界善世寺”,后来成为南京三大寺之一。其旧址上再未建任何官府建筑,而渐被民居所取代。

大龙翔集庆寺小史

大龙翔集庆寺建于1329年,由图帖睦尔皇帝敕建。

洪武元年(1368年),改名为天界寺,后在此开局修纂《元史》。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毁于大火,迁至城南凤山重建,原址渐被民居取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大龙翔集庆寺 明瓦廊 古井 元文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