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道听途说]弘愿寺:太监茶棚皇家寺 太子做住持

2012年10月22日 08:16
来源:北青网 作者:杨亦农

弘愿寺(图片来源:北青网 摄影:杨亦农)

弘恩寺位于北京房山区窦店镇望楚村西,明清两代称为良乡第一巨刹。弘恩寺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西院是佛寺,东院是皇帝临时歇脚的行宫。据说,弘恩寺住持三觉和尚是大明崇祯皇帝的三太子。

进弘恩寺山门,两侧为钟楼、鼓楼,院中为天王殿,天王殿后依次是弥勒殿、观音殿、释迦殿,释迦殿是弘恩寺佛殿中最为宏伟的建筑,这是一座两层八角三重檐楼阁,气势恢弘。

行宫院的门口叫大宫门,进大宫门依次是为内宫门、二宫门、三宫门,二宫门西侧有游廊与行宫院西墙相连,三宫门后面,行宫院西墙有一道门通往西院佛寺。院内前后三层大殿,中殿名叫棱殿;最后名叫玉皇殿,这是一座二层楼阁建筑,三层叠檐与西院的释迦殿相应成势。

起初,这里只是大明汉经厂掌坛旧都府管事御马监太监杨用草草创建的几间房子,他找来僧人居住,为口渴了的路人施杯茶水。杨用名下几个太监把这件事说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大为嘉许,万历三十五年,他与孝定皇后拨出国库银两大规模兴建,历时十一年,终于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寺院。由于皇家敕建,弘恩寺一向香火鼎盛。

到了清代,弘恩寺仍然得到清统治者的光顾,成为一方名刹。康熙五十六年,圣祖驾临弘恩寺,赐寺僧成悟龙袍一袭,御书“大愿慈航”匾额一方,《心经》一部,第二年重修弘恩寺,在寺东增建行宫院。乾隆十一年,高宗驾临,御赐“慈缘垂荫”匾额,挂在释迦殿。

相传,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自缢于景山,朱三太子在王承恩的保护下逃出京城,躲在弘恩寺出家。李自成发现崇祯遗书:“宁杀吾三宫六院,勿杀一个百姓。”认为崇祯帝是位明君,听说三太子流落他乡,便命人查寻,终于在弘恩寺将三太子找到,使臣劝三太子回京,太子不应,宁愿为僧。于是李自成赐弘恩寺半副銮驾,在寺门前立上“下马石”,刻着“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又赐良田三百六十顷。

俗传野说未免失于夸张,而文献中的确能查些许踪影。清代的郑慎亲王乌尔恭阿是嘉庆、道光时期的人物,一次他乘车在易州的路上,做了这样一首诗:“熙朝恩泽及枯禅,仪仗归来见往年。刺刺老僧谈不倦,史家遗事要谁传。”这位大清亲王为此诗作了如下注脚:“良乡宏(弘)恩寺住僧三觉,圣祖召见大内,用仪仗送归,相传为明崇祯帝第三子。寺僧每道其事。”他的诗和诗注记述的是这样一件事:良乡弘恩寺住持三觉和尚,在康熙朝曾被圣祖康熙召到皇宫大内相见,返回弘恩寺的时候,康熙皇帝特命用自己的仪仗相送,这位三觉住持之所以受到超格的礼遇,是因为他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世,相传他就是明崇祯帝第三子。当年,乌尔恭阿经常到弘恩寺参禅,寺僧往往不厌其烦的说起这段弘恩寺引以为荣的陈年往事。

如何前往:乘坐835路快车、房39路到望楚下车。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弘愿 住持 弘恩寺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