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穿越滚滚红尘 追寻禅的真意

2011年09月21日 09:18
来源:《报恩》 作者:雷小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决定去成都高山寺之前,我是有些顾虑的。一天一夜的火车、一个人的旅程、完全被打乱的日程,对于身心柔弱的我总是有些难以忍受。但一想到千里之外的那场约定,还是整理了简单的行囊,毅然动了身。

车刚启动,霖妹短信即来:姐,我刚上车,开动了。我不禁莞尔。郑州,鲁山,漫漫苍穹下,两列火车中的两个孤身女子,漂泊人间,起点不同,过程也不同,却是同一个愿心。

高山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禅院如归

自成都下火车,换乘汽车,辗转反复,终于来到崇州市无根山脚下,看到一方横匾——高山古寺。其时,林木葱翠,轻烟浅雾。漂泊一路的心,倏忽安定。

对寺院,我并不感觉陌生,入住寺院倒是首次。寺院比想象中要小些,却安宁肃穆。踩着方整灰砖,欣欣然走进,一角飞檐从林木中悄然显现。两层居士小楼,面向大殿而建,我们便入住于此。开窗即清新,闭窗是安宁,心下欢喜丛生。

放下行囊,便和霖妹携手观寺。寺依山而建,新修复的山门古朴典雅,天王殿、弥勒殿香火通明,后面因汶川地震而被破坏的观音殿仍在修复施工中。檀香悠然的庭院,精致得令人惊讶。天王殿前设一凉亭,竹桌、竹椅;殿侧,小小石山、曼妙小池、几尾无忧金鱼、几瓣青翠莲叶;细细翠竹静立月亮门侧,白墙、蓝瓦、雕花窗;小狗安详,老龟静卧,连树下不知名的小昆虫,也只是缓缓爬行,书写一方静好。

偶或遇上忙碌的比丘尼向我们合十含笑颔首,口称“阿弥陀佛”,我们忙亦合十,只称“您好”。比丘尼声音清脆,眼眸清澈,脸庞清秀,在地儿师兄的图文中,是曾经结识过的,便是一晴法师——这个寺院的住持了。我终于明白,如此精致的人儿,自然会有如此精致的寺院了。

夜半,携霖妹走出寮房,漫步寺中。夜色清朗,古树如盖,远山如黛,明月在天,朦胧虫吟里,更觉如归故园。

安住当下

次日,天落了微雨,空气更显得清新。6时半,便来到讲堂上早课。先是跟着一晴法师礼拜三佛,然后在木鱼声里诵读《金刚经》。因在家时业已熟读,故不生疏。如今如此多人一起诵念,更觉心生感动。在那一瞬间,我不再苦苦纠缠于追寻的烦恼,发现了不去找路,安住当下的无限妙处。

上午听近80岁高龄的逸尘老师讲授佛法。老师从自身经历谈起,不张扬,不玄虚,面含慈悲,眼神淡定,偶尔一笑,竟现出童孩般的纯真。我谨听细记,因此前曾略涉猎,却不够精进,时常反观内心,常是怠慢、懒惰所致。不由心生痛悔:不正的不是路,永远是你的心。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实该珍惜当下,好好修行啊。

下课后,坐在老师身旁,本想问一些问题,却惟觉安静、安宁和慈悲,所有的疑惑都显得多余。因为,一旦你走到他身边,俗世中的许多杂念,竟自不再生出,一切便宠辱不惊,一切便行云流水,一切便是让人只感到安然祥和,还能有什么疑问?逸尘老师说,修佛法的人,身边会有一个场,这个场,会让你不自觉地安静下来。是啊,那份恬静的微笑、一身的祥和,何尝不是一个安宁的场呢?静下来。我们所有的努力,不就是为了降伏这颗心吗?贪嗔痴慢,红尘轮转,虽懂得,却不能住心,甚至错而不觉,之后追悔莫及。

达尔卡法师在《佛陀法语》中说:修行的目的不在取得名利带来的好处、德行带来的好处、禅定带来的好处、知识与眼光带来的好处,而在取得心灵上真正的解脱,这才是圣洁生活的真正目标与终点。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中如是说。下午,师兄圆觉居士教打坐,并带大家静坐。跟着讲解,我微闭双目,告诉自己:静下来,再静下来。不自恋,不贪,即不苦。静下来,唯有静下来,方能于一叶中见壮阔……恍惚中,一切无。竟觉通身发热,额角竟有细汗泌出,终不知因,亦不去追究。但得了身心清净,满心欢喜,便觉富足。

禅的灵魂

多情乃佛心。晚上采访法师和众愿师父时,有居士问:我有个朋友想出家,可以来吗?其时,这个问题也在我心中晃荡。年轻的众愿师父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红尘中,她该是个活泼异常的清秀女子,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丰富的表情,夸张的手势,淡然的静穆,清瘦的身姿……看着她,我的心中竟有疼惜。

“那是缘分。”爱笑的众愿脸色凝重,“出家并不代表走出了红尘,出家和在家一样有奔波。为五斗米自耕,为建筑材料操心,为几颗砂子费神,为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犯难……家中因为我出家而伤感生病的老母亲,更是牵挂的对象。佛门对名利得失,是四大皆空,但佛子却是大有情者。只是因懂得了这无时无刻的苦,为解脱自我和帮助解脱众生,才来修行。”

“逃避红尘,是不行的;追求清静,更是不行。只是要懂得,来便来了,走便走了,如如不动,活在当下即可。”

谈及母亲,众愿的眼中有隐隐的泪水,而我,泪水早爬满脸庞。逃避红尘,是不行的。说得多好!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碎了,还得自己动手把它粘起来。因厌烦了自己动手粘碎心的苦,便想过逃避。其实,是不懂得啊。没有什么是必须得到和享有的,他们其实从来没有失去。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安住当下,老实生活,在自己的脚下,便是快乐的净土。

出红尘,入红尘,一念之间。走红尘,忘红尘,一生依然。

总是要离别的。走出高山寺,拜别一晴法师和众愿师父。车上有大大小小的包,这一群人,红尘中终是有太多的牵挂,走出仙境,依然是一粒粒凡尘。

我们看寺院生活,犹如坐在火车上看风景,美丽,遥远,貌似在眼前,实则不可触及。我们终要走入红尘,去做我们没有做完的事情。但因了这次亲近佛门,我们有了懂得后的珍惜。有了这份懂得,红尘花、寺里钟、水上船,孤单后的温暖,风雨中的小楼,小楼阳台上晒的两只袜子,下班途中车篓里那一把葱绿,都是满心的欢喜,是无尽的禅意。且行且吟,念念清净,漂泊的心,终将安定。

寒山曾诗云: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似我心,还得到其中。

这,也许便是禅的灵魂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高山寺 禅归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