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禅”是什么,可分为几种?

2011年11月21日 09:14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如本法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禅意何处寻,唯心万物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禅这个名词(梵语禅那dhyana),即禅定、静虑之意。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到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心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定散。

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离相为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禅可分为五种,称之五味禅,以其各得法味不同故。

(一)凡夫禅。

(二)外道禅。

(三)小乘禅。

(四)大乘禅。

(五)最上乘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领栓] 标签: 佛教 华人佛教 常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