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雾梦幻 普陀佛茶临梵天
2010年11月10日 09:08凤凰网佛教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图片来源:资料图

解字说佛。说佛品茶。佛,人弗,弗人,左右不是人,是进化了的觉己、觉他、觉行圆满的不强加意志于别人的三觉圣人。茶,好一个现在的茶字,草上木下,中间是人。采茶女在草木中采摘,喝茶的人在草木间,品的是自然的宁静和谐,品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心境,禅的初机就在群僧入定的灵台萌动。

从来佳茗似麻姑,自古高僧爱斗茶。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圣陆羽从小生长在寺院,对茶道耳濡目染。他在《茶经》中记载,茶味至寒,最益精行俭德之人。僧无事,坐禅的时候,茶是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圣物。当年禅宗初祖达摩面壁时,口噙茶叶,使气清,使神朗,渐入三摩地境界。佛门设有茶堂,有一整套的茗饮仪式,茶事频繁。唐宋以来,品茶论禅之风日盛。怀素和尚激情澎湃地写下了最早的茶事佛门手札《苦笋帖》。帖文如下:“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14字锋正字圆,笔墨飞舞,尤其是“茗”字,气韵生动,充满了书家对茶的炽热情感。

品茶需要佳茗,产好茶自然需要好的风水。高山云雾,十里变幻,茶园碧绿,沾露滴水。庐山,武夷山,黄山,五台山,山山名茶。四川蒙顶、苏州碧螺春、徽州松萝,现在还是名满天下。佛茶,佛门产的茶,供佛的茶,茶中之佛。普陀山佛茶,不是一般的云雾茶,是云雾、海雾、灵雾三雾梦幻的茶。佛茶的茶园在普陀山的顶峰佛顶山。佛顶山海拔291米,是一座不高的海上高山,峰顶慧济寺供奉的释迦牟尼佛,默默俯视着朝圣的芸芸众生。一年四季,雾,聚散无常,咸了郁郁茶花,湿了青青茶叶。无形的是灵雾,每一个膜拜者的愿的集合。愿是原来的心思,是来到这个世界后最真切的愿望。南海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自道场开创千年以来,祥云缭绕,法雨频施,无数的愿在普陀山形成了巨大的良性意念场。普陀山就像中心电视台,辐射无数的波,一圈一圈,无穷无尽。这是一个特殊的灵性世界,佛光普照。

佛这样的观音道场的雾茶,普陀山高僧叫她佛茶。佛茶源于五代,盛于清朝,光绪时曾为贡品,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2001年获浙江省“会稽杯”精品名茶展示会金奖和北京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明李日华《紫轩杂缀》记述:“普陀老僧……曰:木岩茶至上六斤,专供(观音)大士,僧得啜者寡矣。”常饮佛茶可祛肺痢,增善根,祈明心灵。来普陀山朝圣的历朝历代政要高僧、文人墨客大多流连忘时,一品长饮。北宋诗人梅尧臣《遣碧峰霄峰茗诗》曰:“阅尽名山古刹界,惟于此地香茶灵。”一个“灵”字,就可想象诗人对普陀山的崇敬,对佛茶的亲近之情。汪士慎诗《小白华山茗》对佛茶也大加赞赏,“满碗轻花别有春,津津舌本凉芬起”。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真歇泉、涤心泉、葛洪井的水烧开了,沸水一注,翠绿氤氲,香气芬芳,茶客自是一饮三叹。茶临梵天,清高幽香;闻法音,通达禅意,秉承云雾海雾灵雾的精华,自是不同凡响。(摘自文学报,作者:智量)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梁莉娜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