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佛教专访中国宗教观察评论家魏德东(实录全文)


来源:凤凰佛教

核心提示:日前,凤凰佛教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专家库专家魏德东。专访中,魏德东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宗教研究心得,并就中国宗教脱敏、中国人是否需要宗教、习近平对中国宗教政策的影

凤凰佛教专访魏德东(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林恩)

核心提示:日前,凤凰佛教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专家库专家魏德东。专访中,魏德东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宗教研究心得,并就中国宗教脱敏、中国人是否需要宗教、习近平对中国宗教政策的影响,及宗教立法、《宗教事务条例》修改等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的宗教评论体系是理解

凤凰佛教:魏老师,欢迎您来到凤凰网。我们知道您最近出了一套书,是您在九年时间内在《中国民族报》写专栏里的一个成果。我们翻阅了一下,觉得写得很接地气,很有意思。今天想就借这套书的出版因缘请教您几个问题,与凤凰网的网友分享。

第一个问题,宗教批判是西方哲学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有学者就提出宗教批判也是马克思思想必然的逻辑起点,那么我们觉得就是魏老师的宗教评论一直是以这种特殊的宗教批判的思路在构建,那也想请魏老师介绍一下您宗教评论的体系、宗旨还有终极关注。

魏德东:谢谢主持人,我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凤凰网的网友来聊聊天。我最近是出了一套书,叫《魏德东的宗教评论》,三卷本,是在这里。名字分别叫《世界宗教万里行》、《为宗教脱敏》,还有这本叫《宗教的文化自觉》。

刚才谈到这个宗教批判的问题,马克思的确说过宗教批判是社会批判的起点,但是我个人的宗教评论和宗教研究,基本上可以说不是以宗教批判作为起点的。我们这代学者大多数是以宗教理解作为起点的。

宗教批判这个概念,总体上讲应该说是人类学术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概念,它主要产生在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纪欧洲这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背景下的思潮,这个思潮主要应对的是欧洲社会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这样一个强大社会力量的控制下,那么人们用人文主义的思潮和理性主义的思潮来对抗宗教,因此出现了一种批判的——宗教批判的时期。

那么这个时期并不是人类思想的一个主流,我个人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甚至看到,从二十世纪开始,批判宗教与现代化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看到美国是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国家,但是美国并没有一个宗教批判的时期,那么同样的,我们看到东亚——从日本到韩国一直到我们的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些地方现代化做得非常好,也没有宗教批判的时期。所以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恢复中国的宗教,以及恢复中国的宗教研究和宗教学术。

在亲身调查体验中理解宗教

我个人在这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它有三个主要的环节,就是尊重、理解和解释。

第一点是尊重。在我这个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叫“尊重所有的宗教与文化”,我个人以为这是我们来学习宗教和研究宗教的起点。就是对所有的宗教,我们要把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解读,首先就要尊重。那么杜尔凯姆也说过没有虚假的宗教,马克思也说过宗教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尊重宗教。

在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第二步要争取做到理解。理解我们一般分成三个环节,叫进入、经验和体会。

第一个我们要敢于“进入”宗教,所以我个人的这些评论很多是实地调查的一些感想,我比较广泛地记录了国内和国外很多宗教,既包括我们传统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也介入了很多新兴宗教,比如说像巴哈伊教、摩门教;在美国也介入过一些所谓的极端教派,比如像大卫教、大卫教支派等等。我个人以为进入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不实地调查,不实地介入你很难了解它。

“进入”以后,第二个部分——我们的方法论就是要“经验”,也就是要去体验,“进入”之后我们就入乡随俗。就是说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宗教田野的时候,我们一般是用一个入乡随俗的态度去顺从他们的习俗,这种顺从他们习俗的态度会得到他们(信众)的认可。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就是要“体会”,我们“进入”了,我们“经验”到了,然后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对这个教派或者对这个教会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这就达到了理解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之后,才进入第三个阶段叫“诠释”或“解释”,那我们回来才写文章——既可以写论文也可以写短评。我个人的宗教研究主要是这样一个尊重、理解和解释这样三个环节的。我在书里有一篇文章也谈到,就叫从宗教批判到宗教理解,我个人以为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宗教领域的行家里手,如果我们想对宗教问题有发言权,那么最重要的是理解宗教。

批判宗教很可能是在理解宗教之后,最后一个部分范围内的工作,就是在宗教诠释中的工作。也许我们在宗教诠释的时候,你会发现某些宗教和某些教派和某些教会有一些东西,与现代社会不太适应,也许你可以提出异议,如果这可以称之为宗教批判的话,那应该属于这样一个层面的。

从总体上,我们以为今天宗教在整个人类生活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积极的。我们需要理解宗教,进一步发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我们最近三十年,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个基本态度。

除了物质人还需要“灵性资本”

凤凰佛教: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我们觉得不了解宗教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赚钱跟宗教都没有关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您认为宗教对人的这种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另外一个您觉得作为您这样一个角色,向大众普及宗教常识的意义在哪儿?

魏德东:的确,你说得非常对,那么在我们国家宗教知识的普及是非常欠缺的一部分。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宗教的内容非常少,那么我们的宗教场所相对来说也很少。而且我们的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里进行,所以有关宗教的话题在中国其实一直处于一个敏感而尴尬的境遇,整个国民对宗教了解比较少。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就不需要宗教?或者不需要宗教知识的了解?我们现在看是恰恰不是这样的,我们觉得在中国今天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经济和物质现代化之后,人们的精神的现代化非常地短板,就是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在今天,我们遇到了道德问题的挑战,是吧?我们遇到了心理危机的挑战,我们遇到了整个社会风气的挑战,我个人以为这些与中国人在宗教知识方面的欠缺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宗教学上其实是有两个概念来表达宗教的意义:一个叫“灵性资本”,一个叫“宗教资本”。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如果你自己是有内涵的,你做一件事情要有资本。我们传统的资本论讲的是物资资本,后来社会学家发现人还有一个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人的社会网络。人的信誉也是一个资本。

实际上今天我们看,越现代化我们越会发现,人还有一个精神的资本,“灵性资本”,叫spiritual capital,就是你对终极关怀的理解,你对人生终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它知识的掌握程度,构成我们的灵性资本。在灵性资本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概念叫宗教资本,就是你对一种宗教或多种宗教的熟悉程度,构成你自身的一个内涵。

我们国家总体来讲,整个国民的灵性资本和宗教资本都是比较低的,这种低造成了很多现象。就像您说的,大家都觉得我们满足物质欲望就可以了,但是人恰恰是一个精神动物,一个有精神性的一个生物,精神性是人的终极的一个本性。所以我们会觉得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形象是不好的。我们中国人在国内,我们本身也是焦虑的,是吧?那么这个是与我们的终极关切有关的。

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官员。我们最近这两年反腐,发现这么多贪腐的官员,而且发现这些官员的贪腐,是没有理性基础的,是匪夷所思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例子,这个人非常节省,他不吃肉,他骑自行车……非常简朴,但是贪腐了很多钱藏在床底下。他说:“我这些钱从来没用过,只有量刑的时候才发挥了作用。”那我们就无法理解,你这个人贪腐这么多干什么呢?这就是说他其实是把钱作为终极关怀了,他认为钱越多,货币越多,他越有稳定感、越有安全感、越有成就感。那么这恰恰是一个纯粹的,或者一个庸俗唯物主义的产物。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佛教,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了解一些基督宗教,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动物式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更是一个精神的升华,像刚才我们说的这种贪官,生活非常简朴,非常环保,那么就应该做一个高尚的人,那你贪污那么多钱,放到床底下干什么呢?这是毫无意义的,它既不利于自己,更有害于社会。

其实我是觉得我们很多官员,我们发现贪腐的官员都有这个问题,他们对金钱的攫取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个人觉得这是他们灵性和宗教方面缺失的重要原因。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国民教育,能够在人的本质,人的精神追求、人的价值追求方面给予更多地介绍、关怀的话,我相信国民的素质会提高。

没有精神追求人就会丧失方向

凤凰佛教:就是说您认为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它是我们唯物主义一个有益的补充吗?

魏德东: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宗教,本身应该是社会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社会生活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个世俗的生活,是一个以物质,世俗社会为基础的生活,但是这个生活中它应该是有内涵的,这个内涵就是人的精神。毛主席就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指那种超越性的追求,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得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灵性和我们的宗教,如果没有这个追求,你人就丧失了方向。

你不能说一个人金钱越多就越成功,那这样的话你就完全丧失了方向。人称之为人,就是因为有自己的尊严,要对得起你自己,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子女、对得起天地,有神论者可以说我要对得起上帝。就是说你要有人的尊严,这种人的尊严他来源于宗教。就像个人一样的生活,宗教是个非常重要的源头。现在毫无疑问,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中国人进入了这个时代——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时代。我有文章也提过,只有周身散发着精神魅力的人,才是为大家喜欢的人,才是在世界上被欢迎的民族。

[责任编辑:张玺]

标签:魏德东 凤凰佛教 宗教 观察 评论家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