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
2009年11月04日 09:14上海佛教论坛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慈善] [宋代寺院] [公益]

抚州乐安县安浦桥原为大桥,屡建屡毁。理宗端平二年(1235)又毁于水,郡守黄□主张改建为石桥,乃责成绿源寺僧日章负责督造?r迭石址三,上铺以木板,之上又铺石版,石版上面则铺层砖,覆以屋十一间,费钱一千五百缗则来自官府。南昌府治的程公桥乃仁宗嘉佑中(1056~1063)僧人所建。进贤县通济大石桥则是仁宗皇佑中(1049~1054) 僧法澄、法净所造,并建屋其上。奉新县和丰桥,孝宗淳熙五年(1178)县令王正邦重建,董其役者为两僧人,费时约九个月。信州贵溪县杨林溪,秋夏时大水奔凑,甚难通涉。孝宗淳熙间(1174~1189)有僧允怀筑为浮梁。入元后,为求永久之计,龙虎山道士傅某、章某首出资倡为石桥,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完工。桐庐县客星桥,淳熙十年僧清式改为石桥,长一百五十尺,傍有石栏,凡六年方完工。粤西全州清湘县之西,两山峙立,悬崖峭壁,其下则水瀑飞泉,道路险阻,控桂林之要冲,为湖湘往来之孔道,行旅视为畏途。自唐即凿石构木为桥,岁久即坏,以舟楫渡人,却时有沉溺。徽宗大观二年(1108)九月僧永?i乃化缘丐人,募工凿山,筑木桥二十间,并砌石路者几百步,虽遇江崩水垫,仍终岁增筑,终成坦途,政和三年(1113)三月完工,前后费时五年。永?i坚忍成就,诚勇于立事,猛于修政者(。建康上元县于孝宗干道五年(1169)十一月重建镇淮和饮虹二桥,次年正月竣工。镇淮桥长十六丈,有二亭,广三十公尺,跨秦淮河上,适据府会要冲。饮虹桥长十三丈,屋十六楹,广亦三十六尺。二桥之规划建造皆出自于浮图氏致胜、法才。四川铜山县的挂金鱼桥,长一百三十尺,广五尺,架梁十二道,兴造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董其役者比丘道全、钟琏、妙超森。连络成都、简州、陵州之通惠桥,也是成于乡僧士贤之手。旧桥经长江江水飘荡无存,士贤即根据旧址广架石磴,又迭石为长堤凡数十寻,经费亦由他化缘而成,官司未尝预闻,经始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十月,落成于大观元年(1107)二月。严州百丈桥,跨淳安县南大溪,旁连衢、信、瓯、闽诸郡以趋吴、越,平常商旅往来栉比,朝夕不绝,滨溪邑民端赖贸易维生,一日不渡则生理俱息。旧有浮桥,舟腐板朽,一遇夏秋霪雨,更是阻碍不通。淳熙六年(1179)邑令乃捐俸金以倡,邑人亦出钱、材木以应,命僧如海总其事。如海精力强干,费时五个月而完成。桥南北长百丈,故以百丈命名。桥成之后三十年间三毁于水,嘉定元年(1208)重修改名嘉定桥,水浅处筑长桥十九节,累石为基址,水深处则改以浮桥二十八节,以铁链联舟。负责此项工程的除士人汪万石、周仁外,就是僧人师亮、法莲(注11)。湖州武康县有十二座桥是宋代僧侣所建,其名称分别是(1)崇武桥,乃绍兴间僧智坚建?r (2)万安桥和(3)南津桥皆绍兴间僧善诚建?r(4)念佛桥是开禧时僧杰大翁建?r(5)华严桥是元佑时僧通建?r(6)禺山桥则是嘉定时僧智德建?r (7)普安桥乃绍兴间僧净玉建?r(8)众善桥是嘉定间僧妙智建?r(9)善利桥淳熙时僧善利建?r(10)黄山桥和(11)永安桥皆是绍兴时僧法词所建?r(12)郭林桥则是僧道益于建炎间建。福州长乐县有八座桥亦成于宋僧之手,包括 (1)善照桥?s治平间僧光觉造,明、嘉靖重修。 (2)豸桥?s嘉定间僧人造,凡三间,长三丈,阔八尺,明、正德重建。 (3)延祥斗门桥?s淳化时延祥寺僧造,长一丈四尺,有闸以蓄延祥湖水。 (4)仙桥?s淳佑二年新城寺僧造,凡三间,长六丈,阔八尺,清、乾隆重修。 (5)灵源桥?s元佑二年甘泉寺僧造,一间,长二丈二尺,宽五尺。 (6)溪上桥?s元佑二年僧造,凡四间,雍正时重修。 (7)资福桥?s宣和三年资福寺僧造,凡二间,长二丈,宽八尺。 (8)望河桥?s绍圣二年甘泉寺僧淳照募建。这八座桥规模皆小,而这些桥均不见于其它志书,只存于县志,遂一并补充。平江府吴江县长江桥于绍兴四年(1134)重建,则是由知县委托给十个僧人负责,每个僧人负责其中一部份。这些僧人分别从富室获得金钱上的资助。

以上这些例子若与宋代桥梁的兴建数量相比较当然微不足道,不足以说明僧人对于兴建桥梁的贡献,而且几乎都是由地方官来发动,然后才责成僧人负责工程事宜。但是我们若不健忘的话,僧人在两浙路和福建路皆是修建桥梁的领导人物,不仅出力而且出钱,厥功甚伟,事实俱在,不容否认,详情请参看拙作《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第四、五章,此文不再赘述。

佛教僧侣的热心参与桥梁兴建,诚如上文所述,但是在浙右(即浙西)则恐怕一部分是出自于所谓道民,他们以建祠庙、修桥为功德,每遇营造,阴相部勒,跨县连州,工匠役徒,悉是其党,什器资粮随即备具。

宋代习惯于桥上设庵守桥,并以田养庵,以庵养僧,以僧养桥,在两浙路和福建路不乏其例,此处仅举出其它地区为例来说明。如上饶县善济桥旧为浮梁,里人叶泽改建为石桥,自嘉定十四年(1221)到宝庆三年(1227)始竣工。桥枕溪百余丈,凡为屋五十四间,费钱几十万,旁建僧庐以职守视,割田立庵以备缮修。建州(?t)诸溪桥绍兴间郡守林公改建为石桥,亦买田以为岁修之费,乃以田租 (岁计二十五石) 属之广教院。百余年间广教院主僧去来不常,悉改以田租为缁徒之粥食。于是郡守林公乃将田租归官,存五分之一以赡掌桥道者。抚州临川县文昌桥,理宗宝庆元年(1225)毁于火。郡守薛师旦命僧妙严持簿募捐改建,桥上建亭三,一亭备迎送,西亭为神祠,东亭为佛卢,取金溪县东山寺废额匾给之,并给予闲田、弃地,俾妙严率其徒领寺守桥,以时视察而补治之。从洪武四年(1371)马文壁所撰〈重修文昌桥记〉,知道该桥尚有守桥僧。严州遂安县南有钟义桥,有宋邑人王总得捐田五十亩给永济庵僧人主掌,负责该桥修造,随圮随修,后庵废桥亦毁,乃返其田,仍为浮桥。衢州石塘桥时葺时毁,郡守袁甫乃责成能仁院僧道融置簿籍主其事,并将药师院岁收田租百石并归能仁院(因百石仅给药师一僧,而僧又老耄遂移转能仁院使用)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