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落莲成有二喻,第一废权立实,华落譬喻废权莲成譬喻立实,若如释迦如来废弃昔日所说三乘权法,而仍建立一乘实法,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第二废迹立本,华落譬喻废迹,莲成譬喻立本,若如释迦如来废现在成佛之迹,而说久远成佛之本,经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综观上面所说,妙法是一经所诠的要旨,莲华是一经譬喻的总名。
经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意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的名词,佛教未入中国已有经的名词,那时的经固然是儒道的经,例如儒教有九经五经等类,彼之立意,谓圣言所被之下,皆名曰经。我们佛教圣典也随此方名词,也名曰经,因恐滥此方解释不同,它之大意然不出下面四者:
一,贯,是贯穿,所应知义。
二,摄,是摄持,所应度生。
三,常,是常住,三世不变。
四,法,是法则,诸佛同轨。
综以本经所含意义,简略来说,是荡化城的执教,废草庵的滞情,开方便的权门,示真实的妙理,会众善的小行,归广大的一乘,这是一经所诠的要旨。
(二)品题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记:观世音菩萨,他是一位果后行因菩萨,同时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其实他成佛比较我们释迦牟尼佛还早,而且释迦牟尼佛曾作他弟子,这种传说,如观音三昧经云:「是观世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吾弟子。」
他未来在西方成佛的名号,如宝藏佛授记云:「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涅槃已,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于一念顷,成等正觉,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据此观之,可见这位菩萨乃是不可思议的菩萨,非是那些初发意菩萨。他现在寄位为菩萨,当然是要辅助我们释迦牟尼佛宏化。但另一说法,他有一种特别因缘,他看我们娑婆国土众生永远沉在苦海深渊里,他要结此土众生的缘,故发起广大的大悲心,从他不生不灭而示现有生有灭,直接的来教化我们,使我们有所归宿,所以我们此土的众生没有那个不信仰这位菩萨,尤其一般闺门妇女者,此谓「处处阿弥陀,家家观世音」是也。可是现在有许多人不明了这位菩萨的略历,都说他是一位女菩萨,这种传说,不但侮辱这位菩萨,须知这位菩萨是没有固定的形相,他见什么机就现什么相,例如下文以三十二应是,不过这种乃是权现而已,我们决不能固执他,若固执就有伤害这位菩萨的实义。
至于菩萨立名的意义,他并不像我们虚伪的立个空名字,现在他立这名字,完全依据他往昔所用的「闻思修」三慧的功夫而立。这名字非是他自己安立,仍是一位古观音如来和他授记。那时这位古佛教他「闻思修」三慧,他即照此三慧缓缓修习,后来果然得了一种「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三昧,进一步又得了两种殊胜功行,即楞严经里的「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因他得了这种功行,这位观世音如来就授他「观世音」之号,所以他的名字是由这而来的。
作者:果纯 编辑:梅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