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诚法师:佛典电子化宏大工程的要求与积极探索
2010年05月28日 14:10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们已处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处理信息与获取知识的手段,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佛教文献整理和知识的普及方面,数字化需求也日益突显,并成为全球化的普遍趋势。在数字化技术水平较先进的地区,如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佛典电子化,特别是佛教大藏经的电子化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一批从事佛教研究的有识之士在乌•阿浦博士的主持下,决定建立禅知识数据库,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将几十种禅学文献录入电脑,发行了名为《电子达磨》的光盘。继起者还有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京都禅文化研究所等。他们,特别是乌•阿浦博士成为佛典电子化的开拓者。

1993年4月,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电子佛典推进协议会(EBTI)在发起人美国柏克莱大学兰卡斯特教授的家中正式成立,兰卡斯特任会长,乌•阿浦任主任。这个组织的宗旨就是推进和协调世界各国佛典电子化的工作。

在这个组织的推动下,1993年起,韩国海印寺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高丽藏》数字化全文本项目启动了。这项工程的主管是海印寺的宗林法师,工程得到韩国三星公司在资金、人员及设备方面的全力支援。海印寺及三星公司的电脑专家和佛教学者在汉字编码、输入法及汉字缺字处理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创新工作,终于在2000年5月完成了《高丽藏》电子文本全部的制作工程,现已有光盘传世。

与此同时,由日本全国各大学组成的佛典输入团体SAT正在建立“大正新修大藏经原典资料库”。SAT肇始于1994年成立的“大藏经原典资料库研究会”。该研究会得到日本政府资金的支持,也得到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的认可。原典资料库启动的时间是1997年的6月17日,计划用10年时间将日本《大正藏》1-85册的全部经文,包含注文制成电子化全文本,并通过internet向世界公开;85-100册的图像部和目录部资料库也将在之后被列入计划。就是说,在可预期的时间里,另一项可以与海印寺电子版《高丽藏》媲美的宏伟工程将惠及国际佛教学术界。

在电子版大藏经制作的众多组织中,我国台湾地区的佛教学者更是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早在1993年,台湾的萧镇国先生就独自主持了佛典的录入工作,将《阿弥陀经》、《六祖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十几种佛典制作成电子文本。在此基础上,自1995年起,他又在内地深圳开始录入日本《大正藏》,至1997年,完成《大正藏》前25册的文本录入,从而开台湾佛教界制作电子版大藏经之先河。之后,萧先生提供了《大正藏》前25册电子文本,授权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进行后续处理。以恒清法师为代表的台大佛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11月 6日成立25T小组,将制作电子版《大正藏》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紧接着,在恒清法师的奔走下,电子版《大正藏》的工作首先得到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办人圣严法师的支持,中华佛学研究所在圣严法师的指示下,为电子版《大正藏》项目提供人力和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援,实际上成为电子版《大正藏》的主办方。1998年2月15日,在“中华佛学研究所”、“北美印顺导师基金会”的赞助下,“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在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成立,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副所长惠敏法师任主任委员,该所网络资讯室主任杜正民任总干事,恒清法师任常委。自此,电子版《大正藏》工程全面启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照诚法师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