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13年11月04日 17:5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陈坚

无论过去佛、未来佛,人人教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菩萨为什么都让我们孝养父母?孝养父母是修清净心,唤法爱心,提高觉悟,是最有效最方便最安全第一步:从父母身边做起,父母根孩子没有自私自利,父母对孩子没有名闻利养,父母对孩子没有所求,对孩子没有贪嗔痴慢,父母对孩子是无私奉献,有求必应,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有嗔心也是为了爱他,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大恩大德,给我们生命,给我们身体,代劳世间,一把屎一把尿不辞辛苦,白天黑夜照顾我们,有这种人都没有孝敬,没有诚意,他对谁有诚意?对父母没有诚意,……他对佛菩萨能有诚意吗?是假的,所以他不能得到真实利益,得不到佛教真实利益,就得不到客观物质、精神。”因为佛菩萨要求我们孝养孝敬父母,所以诚敬佛菩萨的“修行”就必然蕴含着儒家“修身”意义上的孝敬父母的“德行”,甚至在这样的语境中,父母就是家里的两尊佛,从而孝敬父母就是孝敬佛菩萨,两者的精神利益完全一致,这就将“为己”的“修行”与“为人”的“德行”统一了起来。当然,这种统一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当某种“德行”,尤其是儒家的“德行”,难以为人“信受奉行的时候,如果当事人将其视为佛教的“修行”,或许就容易加以接受予以落实了,比如对于前文所提到的儒家的“克己复礼”,虽然“对‘克己复礼’的诠释,也是青年人常能接触到的,但现在有个问题:因为现在社会价值观的浮动与无法统一,人们对‘克己复礼’的认同度,逐渐发生动摇,很多时候,尤其年纪越小的青年人,基本不再接受‘克己复礼’,不再接受‘为了整体利益、形象、尊严,而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要有个性,我要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怎么做’”,在这样一种心态下,你要他去“克己复礼”是很难的,或者说,“用传统文化的道统概念进行‘克己复礼’和‘仁义’现实意义的诠释,已不被现在人认可了,但佛教把它提倡为一种修行理念,容易被人接受”,什么“修行理念”呢?就是“忍辱”,“历史上,佛教提出过‘忍辱’这个概念,传统文化中也有‘仁’、‘义’及‘克己复礼’的主张。……通过对‘忍辱’的诠释,能揭示出‘克己复礼’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山不转水转”,不妨转一个角度,把儒家的“克己复礼”看成是佛教的“忍辱”而不是按其本来赋予它儒家“道统”或儒家“德行”的意义。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明确意识,即我实践“克己复礼”不是在按儒家的要求做而是在作佛教的“忍辱”修行,亦即《坛经》中所说的“忍则众恶无喧”(回见前文),那你可能就会非常积极地甚至心甘情愿地去“克己复礼”而无丝毫之懈怠,精进得很,就像作其他佛教“修行”一样——佛教徒的“修行”总是十分努力不偷懒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凡是与人有关的现象,其之所以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发生,根本上都是人性使然。“为己”的佛教“修行”之所以比“为人”的儒家“德行”更易为人接受,原因就在于人性都是“为己”的。当然,人性的“为己”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之自私,因为自私乃是人行为外在的目的而非内在的人性,而且越是自私的人就越会以“为人”来自欺欺人以装饰自己。

结语:“净心第一,利他至上”

佛教或者说人性意义上的“为己”就是“七佛共偈”中所说的“自净其意”,就是禅宗所谓的“回归自性”。据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行由品》(宗宝本),惠能(638—713)受召夜半三更入五祖弘忍(601—675)的房间接法,后者“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个“何期自性”一气呵成之排比,展示了“自性”——也叫“自本心”或“自本性”——的巨大潜能,即“自性能生万法”,“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因而只要“回归自性”,便是“丈夫、天人师、佛”,便是修成正果——这就是佛教“回归自性”而“自净其意”的“修行”。正因为“自净其意”的“修行”能让人成为坚强不屈的“丈夫”、令人景仰的“天人师”和没有烦恼的“佛”,让你生命品质得以提升,所以谁不想“自净其意”呢?正因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自净其意”,所以谁都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或者说,正因为“修行”能“自净其意”,所以谁都想“修行”,职此之故,所以当你面临某种困境或某件你不愿做的事的时候,如果你能转念一想,我就权且将它当作“自净其意”提升自己生命品质的修行吧,那你可能就会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处理,比如,回到本文所讨论的话题,如果你不愿意在儒家“为人”的语境中去“克己复礼”,那你不妨把“克己复礼”转化成佛教“为己”之“修行”,将“克己复礼”看作是像坐禅念佛一样的“回归自性”而“自净其意”的佛教“修行”。如果你有这样一种“转儒为佛”、“回归自性”的心态,那么你就会乐意去“克己复礼”了,而此时儒家的“克己复礼”也就成了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而也就儒佛一致儒佛圆融在“修行”中开出道德了,这不妨称之为“净心第一,利他至上”。

“净心第一,利他至上”本是湖南南岳衡山广济寺的寺训,我在这里借用来表达佛教“修行”与儒家“德行”或者说一般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其中“净心”是指佛教“修行”,佛教的一切“修行”,其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无非就是“自净其意”的“净心”;而“利他”则是指道德,一切道德都是以“利他”为目的的。有意思的是,在“净心第一,利他至上”这句格言中,从行文排列上看,似乎是先“净心”,后“利他”,但实际上却是“排名不分先后”的,因为从词义上分析,“第一”和“至上”有什么区别吗?实在没有什么区别,“第一”的必定是“至上”的,反之,“至上”的也必定是“第一”的,从而“净心”和“利他”都是“第一至上”的,彼此不分先后无有主次,这说明两者并非是历时性的关系,而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净心”的过程即是“利他”的过程,“净心”的同时就在“利他”,此乃佛教“修行”的道德定律,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千古流传的“七佛共偈”的道德含义。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众善 佛教 诸恶莫作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