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孔子在这里所发表的对“仁”的看法,就其字面而言,与“七佛共偈”乃是异语同义基本一个意思,其中“克己”即“诸恶莫作”,是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复礼”则是“众善奉行”,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其他解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言也仞”、“爱人”等都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最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自净其意”。关于“自净其意”,我们且放到后文去谈,这里先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所说的“诸恶”是指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等“十恶业”,而“众善”则是指相反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等“十善业”,其中的“十”在佛教中是全面、全部、完全的意思而不是说就这十项,于是乎“十恶业”和“十善业”也就囊括了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善恶现象。“七佛”也好,孔子也罢,作为引领社会正面价值观的圣人,他们肯定都是要断一切“恶”扬所有“善”的。于是乎,参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共偈”,我们不妨也“依葫芦画瓢”来个“孔子一偈”,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七佛”的教导,而“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孔子的教导,虽然所出有异,但却殊途同归,是为儒佛一致。正是由于这样的一致,所以中国佛教或者说中国化佛教的各个宗派,虽然它们具体崇尚的佛学教义和修行方法有所不同有的甚至还差别很大,但却都事先相互有个协议似地一律遵从“七佛共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佛教诸宗派或超宗派的共同价值准则,是佛教中国化逻辑的必然结果。熟悉中国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佛教对印度佛教的接受是非常随机的,用佛教自己的术语来说,就是非常“随缘”的,并不是事先有个规划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而是传来什么佛经就学什么佛经,而且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丢一边去。就是在这么一个“实用主义”的随机随缘过程中,中国人在一点一滴地做着佛教中国化的庞大工程。虽然佛教中国化的具体工作千头万绪,但其要不出“里应”和“外合”两条基本思路:(一)“外合”者,在所接触的印度佛教中,凡是与中国文化相仿佛的思想和方法,都会被中国佛教“拿来”加以放大并落到实处;(二)“里应”者,面对中国本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国佛教热衷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穿着袈裟说儒话做儒事,从而外佛内儒,儒佛圆融,比如佛寺中的持钵吃饭仪式,“宋代司马光曾见出家人吃钵后感慨‘三代礼乐,尽在其中’。”印度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在与儒家“克己复礼”的“里应外合”中登堂入室坐上中国佛教的“莲花宝座”并以佛教的“修行”取代儒家的“修身”来接引中国社会的芸芸众生。
二、佛教“修行”与儒家“修身”
虽然在儒佛一致、儒佛圆融的佛教中国化的语境中,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儒家的“克己复礼”对民众有着同等的教化价值,但其作用机制和实践进路却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佛教是在“修行”的意义上来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儒家则是在“修身”的意义上来落实“克己复礼”,那么,两者仅“一字之差”的“修行”和“修身”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修身”。《大学》对于儒家的“修身”有着最为明确的规定,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段话被后人归结为“修齐治平”和“内圣外王”,其中,“修齐治平”是“修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诸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直勇等品质以处理儒家所谓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伦”关系;而“内圣外王”则是“修身”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外在的,即我“修身”达到“内圣”的目的是为了“外王”,是为了外在的社会有个更好的秩序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在儒家看来,无论你是谁,也无论你是干什么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家都要如此“修身”并以如此之“修身”为人生之根本。
如果说儒家的“修身”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为了他人而修自己的身,是“为他而修”或“为人而修”,那么佛教的“修行”则纯粹是为了自己,是“为己而修”。我案头有一本山东佛教在线印行的名为《人生智慧》的“内部资料,免费赠阅”的宣教小册子,小册子的底页写着“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戒律戒自己,修行修自己”,而翻开正文,我们所读到的则是一条条充满佛教智慧的格言警句,虽非字字珠玑,却也句句在理。
三、佛教“修行”的道德意义
佛教“修行”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为己”的,好像无关乎“为人”的道德律,但它却能实实在在地开出“为人”的道德面向,而且在佛教看来,唯有先作“为己”的“修行”才能有效地开出“为人”的道德,这就是所谓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人”或“自利利他”。无论是“自觉觉他”还是“自度度人”,抑或是“自利利他”,它们都莫不蕴含着强烈的道德关怀。佛教徒中流行的一首偈语曰:“唯有自度,方能度人;生西首位,救世第二。”其中,“生西”是“自度”,系指以最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旨归的佛教“修行”;而“救世”就是“度人”。佛教的这种先“自度”后“度人”的作略,很像飞机安全告示中对带小孩乘客的提醒:如果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座位上方氧气面罩脱落,大人应先迅速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助小孩戴,不能倒过来,大人这种看似有点“自私”的做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得救的唯一方法。试想啊,小孩自己不会戴,需要大人的帮助,如果大人自己先不戴好,在帮小孩戴的过程中就缺氧窒息了,那他实际上也就没法帮小孩戴,结果是大人小孩一起死。相反,如果大人先以最快的速度戴好自己的,然后再以同样的速度帮小孩戴,那么两人都能得救,因为从工效学上讲,大人自己戴要比大人帮小孩戴所化的时间少,其中的时间差就是大人先自己戴再帮小孩戴的理论依据。还有一个例子或比喻可以用来支持佛教的“自度度人”,那就是救落水者。如果有人落水,你下去救,那么你自己先得有游泳能力,而且下水后,你还得先保证自己不被溺死,然后才能救起落水者。如果你自己不会游泳,或者能游泳,但下水后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那救人也就是一句空话,不但救不了人,还搭上了自己这条命。当然,比喻仅仅只是比喻,我们还是回到佛教本身。
佛教属于“出世间法”,与儒家等的“世间法”是有差别的,比如关于“慈悲喜舍”,“‘世间法’的慈悲喜舍,与‘出世间法’的慈悲喜舍,是不一样的。‘世间法’的慈悲喜舍,亦即一般世间的行善,是积极想要去帮忙别人,帮忙外面的众生,但是看不到自己内心的苦,看不到自己内心的不安。‘世间法’的行善,是认为被救济的对方有苦,而施舍的这一方呢?他是没有苦,他是乐的,我能够去行善,我能够去布施,我能够去救济……然而‘出世间法’的慈悲呢?就不一样了,他是看到自己跟众生都是在有苦的苦海里面,看到自己跟众生都是在苦海里面……我们先看到自己的贪、嗔、痴,先看到自己的脸黑,先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不安,当然一方面也看到众生的不安,看到众生的苦,但是我们要先回来照见自己。如果我们本身的苦没有解决,就没有办法帮忙众生解决苦。如果我本身还是一个瞎子,怎么样告诉众生法呢?怎么样告诉众生正确道路呢?”这就是说,“你要先能够自利,才能够利他。(你自己)这个‘点’没有先净化,没有先做到”,后面的教化众生就无从谈起,此正如《金刚经•大乘正宗分》中所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菩萨自己都还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能解脱,不能自利,那他还教化什么众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的“修行”就是先要“自利”然后才能“利他”。
说到佛教的“修行”,佛教“修行”有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其中的“八万四千”不是实指,而是印度佛教用来表达“很多很多”的一个俗语。佛教“修行”虽然法门众多,但其要则不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