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的人文及经济
2010年04月17日 17:1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嘉兴古称檇李、长水,据《左传》杜预注:檇李在嘉兴县南;又据《至元嘉禾志》:长水在县南六里。从地理位置上看,石佛寺与这两个古老的地名相距不远,而且石佛寺所在的凤桥镇有着以白坟墩、刘家墩等等史前文化遗址,可以说石佛寺就在古嘉兴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其次,石佛寺一带的宗教文化、名人文化、隐居文化、家族文化、迁徙文化是嘉兴文化的缩影,举例来说,譬如人口迁徙文化,以民国35年(1946)凤桥镇第三保为例,此保当时分为15甲,其中15个甲长中嘉兴籍8人,上八府籍6人,盐城籍1人,外来人口基本上居一半之多,综观其他保甲,大致情况比较相似,而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就可以发现,原来这些移民多是在太平天国以后迁入凤桥的,而在同一时期的嘉兴也是这个情况,据光绪《嘉兴县志》记载:“自粤匪扰后,户口流亡,田亩芜秽,东南各乡庄尤甚”,于是,浙东地区大量劳动力进入这里开垦。因此,石佛寺一带的迁徙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在当时的嘉兴迁徙大背景下的缩影,而这种迁徙给石佛寺一带所带来的民俗、语言、技术等各方面的变化,也正可以直观的反映近代嘉兴文化各方面的变化。

石佛寺地处嘉兴至海盐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经济发达,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以石佛寺为核心的周围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有比较繁华的集市,称“石佛寺”。清朝政府在石佛寺设置军事性质的“石佛寺汛”,民国时期成立了石佛镇,从历史来看,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围绕着石佛寺展开的。

清代的石佛市已经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四条商业街,其中有当铺、药店等,也出现了很多殷富之家,比如马家,拥有众多房产,当地谚语有“走过三江六码头,走不过马家弄蒂头”,极言其庭院深深之貌,而张鸣珂、钱伯声等著名文人也都曾租住在马家。这个时期,石佛市也出现私盐买卖,因此石佛市在《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一书中被称为“私盐出沒最为扼要”的地方。民国时期,石佛市升而为镇,商业更加繁荣,土地集中现象随之严重,仅冯氏一家就有田地三千多亩,在当时的嘉兴县也可以称得上是大富之家了。冯氏最早居住在凤桥镇南窑桥,因为看中了石佛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于清中期从迁到石佛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当地首富,为石佛镇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石佛镇被称为嘉兴县的“军政中心”。而也就在这一时期,石佛镇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八年间,石佛镇被毁房屋141间,东、西、南、北四条商业街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冯仲卿一家被毁楼房八间,张顺祥一家被毁楼房六间、平房六间(以上据民国34年10月档案《石佛镇敌灾赤贫调查贫户册》统计)。所幸的是,冯仲卿的冯氏老宅至今还屹立在石佛寺对岸,让人感受到当年石佛镇的繁华。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