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显(公元334年—420年),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历时15年远赴天竺旅行,其经历被后人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此书是中国、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也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中国佛教协会、斯里兰卡驻华使馆于2010年9月19日联合主办了“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众多中外高僧、学者莅临会场,纪念这位对世界佛教史作出独特贡献的传奇僧人。
纪念法显大师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19日上午,“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详细]
蒋坚永:发扬法显大师放眼世界精神
2010年9月19日,“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国家宗教局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在研讨会上致辞。[详细]
传印长老:佛教智慧之水灌溉中斯友谊之树
“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研讨会上讲话:当兹金风送爽。[详细]
海外求法取经第一人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丘县)人。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经千辛万苦,于元兴元年(公元402年)进入印度,在印度参访,寻求佛经,共译经六部六十三卷,一直到八十六岁病逝。著有《佛国记》,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详细]
- 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研讨会现场
- 杨曾文谈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
- 斯里兰卡大使谈研讨会对文化宗教交流意义
-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谈传承法显舍身求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