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文化是指云南傣族保存的传统文化。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泰民族所保存的传统文化。
一千多年以来,傣族先民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之上,形成了浩瀚的贝叶典籍,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直到今天,傣族人民还在识读、运用并继续刻制这种贝叶文化。
贝叶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在印度称为“贝多罗”树,梵语发音为Pattra,古代印度人多用以刻写佛经,故称佛经为“贝叶经”或“梵经”。这一传统为傣族人民继承并加以发展,不仅以贝叶刻写佛经,还以贝叶刻写了大量的世俗文字,从而使丰富的贝叶典籍变成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形成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
贝叶文化的研究代不乏人,近年已有专书专论出版。综观研究所及,史论俱佳,但略嫌细碎;评价公允,但疏于定位。时人对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还等待着一种框架性的描述和恰如其分的定位,这便是本文的归旨。
一、贝叶文化是一种“跨国文化”,是一种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文化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空间,从来不与行政区划相等同;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圈”概念,也是从来高出于行政区划之上。贝叶文化的覆盖面实际上大于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傣壮民族地区,而推及整个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几乎有上亿的人还在传承和使用这种文化。仅此而言,贝叶文化的体量就在云南各种内储式的小区域文化之上。深入研究贝叶文化,对于整个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贝叶文化是一种“中华主流文化”,是一种中华文化总体结构中不可剔除的区域文化
中华大一统文化由北方草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三部分整合而成。先秦以上的长江流域,居住着“百越”族群,越王勾践问鼎中原,对峙群雄,开创了“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全面整合的大格局,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秦汉以后,长江流域以南百越族群自东而西次第汉化,惟西南百越族群幸存,以傣壮民族为主体的百越后裔传承了当年的百越文化,所创造的贝叶文化,其核心部分全部是当年百越文化的真传,因此不当视作“化外文化”,而当视作“中华主流文化”。在建设云南旅游文化大省中,如果忘掉了这一主流文化,将是一种遗憾。
三、贝叶文化是一种“功能文化”,是一种全民性的应用文化,是一种活着的教育文化
贝叶文化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世俗性、普及性和全民性是它的最基本特征。它不像“巫师文化”那样由少数祭师掌握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作用,也不像“谱牒文化”那样局限于家支和宗族并在特定的社会组织隐性传承。它是在全民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层面综合传习和传承,几乎是历史形态的“国民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研究对象”和“保护对象”,它还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四、贝叶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是一种与热带亚热带生态相互表里的文化
贝叶文化植根于热带和亚热带莽莽丛林,植根于热区生态,并由热区生态赋予了它的“文化个性”。人们常常把它称为“水的文化”,这种“水的文化”至少由水、热、绿三种要素组成,保护了这种“水的文化”即贝叶文化,也就必然地保护了由水、热、绿组成的热区生态。现在的人们已经发出“杞人之忧”:西双版纳的生态情况如何?上百万亩的原始森林哪里去了?成片的大青树林是否保存?失去了这样的“热区生态”,贝叶文化是否能长期保留并发扬光大?景洪的现状是让人焦心的:村寨的上方布满了橡胶林,村寨的下方是一望无际的飞机场和连绵延伸的开发区,也许若干年以后,作为生态文化的贝叶文化会在某一个角落偷偷饮泣!
作者:黄惠焜 编辑:张领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