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诚法师:佛教发展、僧伽教育须正视三方面问题

2013年11月05日 13:45
来源:中新网

学诚大和尚在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成蹊)

福建佛学院三十年校庆大合影。(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成蹊)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福建佛学院三十周年校庆31日在福建莆田举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大和尚表示,30年来,中国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教发展和僧伽教育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必须正视问题,特别注意落实教育方式的合理化、教育内容的纯净化和教育过程的持久化。

关于教育方式的合理化,学诚指出,长期以来,佛学院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在学制建设和学科设置上,有意无意地参照了社会教育的模式。繁多的科目冲淡了心性的涵养,堆砌的知识混淆了教育的宗旨;随意的学制设置也未能考虑整体的资源优化与合理布局。应当注意,根据生源的整体素质来考量基础教育与分科教育的比例与侧重,结合中国佛教目前的发展现状,综合考虑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注重将佛教核心的教育理念,作出适应时代缘起的解读与阐释。

有关教育内容的纯净化,他强调,刚入门阶段,学僧如果学习内容繁杂,知见混乱,则不仅不能顺利入道,反而会给深入学修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应当注意,树立如理的知见,融汇中国佛教八大宗派而不相违背,沟通八大宗派而相互扶持。注重培养学僧们纯正的信仰和道心,从一开始就要增强大家对商品经济时代物欲思潮的辨析与抵御能力。同时,引导学僧在各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慎思明辨,系统吸收。

对于教育过程的持久化,学诚提出,当今的出家人,大都缺乏常住的概念,四处参方,漂泊无依。同时佛学院教育毕竟短暂有限。应当注意,在校期间就注重培养常住意识。不仅把佛学院的法师看作一般的老师,应亲近承事,心常挂念。佛学院的任教法师,应结合当前佛教发展的需要,让学僧们更好的参与到佛教的宏大事业建设之中。

展望未来,学诚表示,当今,佛教以其理性而深广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慈悲且圆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系统而完整的观心育心之学,成为人类重建道德标准和培养品行操守的宝贵精神资源。

学诚说,今天,佛学院已不再是佛教人才培养的唯一渠道。立足当今时代的传统丛林和新式寺院,对佛教人才培养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未来的佛学院应作为深入研究的基地、文化交流的平台、社会教育的延伸。未来的出家人应肩负起佛法的继承者、时代的思想者、全球的弘法者这三个重要历史使命。(完)

[责任编辑:于发文] 标签:学诚 佛教 僧伽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