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主流,慈航法师作为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的亲传弟子,他强调佛教要走入民间,与世俗社会相结合。他的相关演说和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价值。本文作者徐文明,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研究慈航法师关于佛教民间化得到启示:佛教要想尽一切办法走向民间、深入大众、融入社会,使之成为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并逐步成为主导现实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之一,佛法只有充分世俗化、大众化、民间化,佛教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弘法利生的作用。
佛教民间化有三大障碍,一是佛教的自我封闭,二是佛法的深奥难解,三是世俗的偏见无知。传统佛教习惯上的自我封闭可以说是佛教走向社会、深入民间的最大障碍,慈航法师指出,中国的佛教“一向是寄在三点上面:一佛教在山上;二佛教在丛林中;三佛教在关房里。” 总之,佛教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佛教的寄迹山林不能说毫无意义,由于佛教是以出离世间为宗旨的宗教,这就必然决定了其超然尘外的特质。在山林中远离世俗的喧闹、没有红尘的诱惑,有利于出家人的修行,所谓“大厦之材,必出幽谷”,因而历代祖师大德大多乐处山林、不染世尘。虽然如是,可以将幽居山林作为修行初期的一个重要步骤,但要想成就大乘极果,就必须走出山林,来到民间,弘法度众,自利利他。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说得好,“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离欲修禅如同水中莲花,虽然表面上十分鲜艳,生命力却很脆弱,一离开水马上就枯干了;在欲行禅如同火中莲花,无论外边的环境多么恶劣,永远不会变坏。
出于修行的目的而暂时自我封闭,还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以修行为借口,将远离世俗作为自保和自私的挡箭牌,就是一种完全消极的自我封闭了。如果是在乱世,为了躲避兵火战争而避处深山,还是能够谅解的。但在世界和平、国家安定的今天,还如此行事,就没有多少合理根据了。有些僧人选择远离民间,不愿意到世间弘化,是为了自保,文革的阴影还象幽灵一样徘徊在受过打击和迫害的老一辈僧人的心中,使得他们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以免招惹是非,引火上身。有些僧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本身缺少弘法度众的能力,有的人之所以出家,就是因为在世俗社会中遭遇了挫折和打击,他们的学养和能力不足以在现实社会中出类拔萃,为人师表,因而不想抛头露面。还有的人既非不敢,亦非不能,而是不愿,他们囿于传统的习惯,认为佛教只度有缘之人,因而抱着姜太公钓鱼的心态,在深山孤院中等鱼上钩。随缘变成了消极怠惰的借口,缺少传法的热情,这也是佛教的一大弊端。
第二个原因是佛法本身的深奥能解。佛学自古号称难治,虽硕学宿儒,亦不敢轻涉。佛教有经典众多、名相浩繁、宗派林立、理论艰深的特征,即使是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也不敢轻易宣称自己通晓佛法,大多只能是对佛法的某一部分有所领略而已。因此一般民众更是无从窥其堂奥,只能是敬而远之。这对佛教的普及世间也是一大障碍。除了佛法的艰深外,造成这一障碍也有人为的原因,即有些人反对将佛法通俗化,认为一通俗化就容易庸俗化。也有些专家学者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出力不讨好,真正将佛法恰当地通俗化并不容易,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没有深厚的功力是做不好的,但现存的习惯和制度并不鼓励这项工作,佛典的校释整理不受重视,甚至不算成果,其白话翻译和解说更是不值一提了。
作者:徐文明 编辑: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