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神山留圣迹(组图)
2010年04月16日 09:17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从子孙宫区山顶看圆光寺(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在佛教的观念中,世界的数量是数不清的,就像度恒河里的沙粒一样,在每一个小世界里,都有一位起主宰作用的佛,而每一个小世界又都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须弥山是古代神话里的名山,以后就成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神山。相传这座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印度古代计里数的单位),山顶上住着帝释天,四面的山分别为四大王天,四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城域,属于南瞻部洲。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遍布着黄土山脉和丘陵,就在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六盘山的支脉,裸露着红色砂岩体,丛生着生命象征的绿色植物,它的南面有寺河流过,无疑给荒凉广漠的黄土地带注入了一点灵气,仿佛人间仙境一般。这座山恰恰又起了一个佛教中神圣的名字——须弥山,经过历朝历代佛教徒们的祈愿与营造,这里已经成为宁夏南部最重要的佛教胜地了。

须弥山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700米,有132所石窟分散开凿在山麓的东南向崖面上,从南向北可以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八个区域,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直到明代,仍然有石窟开凿活动。从北魏末年开始,这一带地区称作原州,明代才改成了今天这样的地名——固原。它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对于中原王朝经营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须弥山也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红色的岩体也适合于开窟造像,因此,给古代僧侣们的修行,为善男信女们的祈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今天造就了一批佛教艺术瑰宝。

须弥山046窟中心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在子孙宫区的崖面上,第14、24、32窟都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这里的塔柱更像方形面的楼阁式宝塔,少的有三层,多的可达七层,在塔柱体的每层四面都开龛造像。有的窟在窟室内的壁面也开龛造像。这三所洞窟的造像中,有交脚坐的弥勒菩萨,有单独的坐佛或立佛,而中心塔柱四面的大多数龛内造的是一佛二菩萨,即形体高大的坐佛像和侍立于两边的菩萨像。第24窟中心顶层四龛的造像内容比较特殊,后龛刻的是乘象入胎,东龛是逾城出家,正龛是悉达多太子思维像,西龛雕着一尊立佛,手持一物,可能是释迦牟尼托钵起程,游化说法的情景。可以看出,这四龛的雕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四个重要故事内容,是须弥山石窟中唯一的一处佛传故事雕刻。三窟中的佛教人物形象都是面型清瘦、身材修长,属于北魏晚期的时代风格,而在有的佛像宽大服装的表面着排列密集的衣纹线,则又是北魏时期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雕刻艺术特色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常青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