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寺壁画遍览(组图)
2010年03月17日 09:14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杨立泉拍摄)

白居寺壁画构图特点

白居寺壁画的构图除注重与主尊造像和佛殿结构的协调外,通常可分为中心构图、叙事体构图和二者相互合构图三大形式。无论采用何种构图模式,艺术家在创作前首先根据题材和壁面确定上下装饰条带位置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层装饰条带一般由三层组成,绕壁一周,通常包括云纹、金刚纹、梵文、藏文和下层三色折式垂帏或连珠纹;下层装饰条带通常占壁面的三分之一,包括梵文经咒、藏文题记和墙裙,也绕壁一周,确定好上下装饰条带的位置后,确定中心壁面主体画面人物的位置和关系,按照题材内容的需要决定人物关系的处理。

总体来看,白居寺壁画描写的是一幅结构连贯、十分完整的大型壁画;从局部来看,每幅画面又自成一体、别具特色,表现出白居寺壁画创作者高超的构图技巧和十分和谐的审美观念。

壁画线条和色彩

与大多数壁画一样,线条和色彩的处理和运用构成了白居寺壁画技法的两大基本内容。色彩和线条贯穿壁画创作始终,二者之间有机的组合和巧妙的穿插组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造型优美的壁画。色彩与线条的穿插和组合通常包括壁画起稿、设色、晕染、勾色线和上金等几大重要的技法程序。

壁画经过磨光、上胶、确定构图位置后,第一道技法通常就是起稿。根据粉本用炭条勾勒出主要人物、陪衬人物和与画面主题相关的山水云雾、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和飞禽鸟兽轮廓。由于起稿在整个壁画过程中担任着骨架作用,决定着壁画技法的优劣,传统上,一般都是由线描功底深厚的画师起稿。在白居寺壁画中,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师徒合作创作的,因此,师傅在壁画的定稿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定稿后,沿轮廓线勾设墨线,为设色作好准备。

在白居寺壁画造型中,线条的勾勒和色彩的运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线描十分丰富,其中铁线描和游丝描最富有特点。在白居寺壁画中,铁线描一般用于人物轮廓的勾勒,常常是寥寥数笔,但对人物形体的把握却十分准确。尤其是护法神的勾勒,大刀阔斧,一气呵成,十分有力,不仅十分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形体结构和变化,而且把护法神那种粗扩、勇捍、不可一世的内涵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背光、水波、叶茎和装饰纹样则采用游丝描,与简洁明快、富有力度的轮廓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线描的特点是,线条十分精细、圆润流畅,在运动中富于变化,极富装饰情调。背光卷草纹和火焰纹线刻十分富有代表性,如行云流水、境蜒起伏、自然流畅、十分精致,表现出较高的线描水平。与线描相比,白居寺壁画中的色彩造型更具特点。如果说线描是人体轮廓的把握,塑造的人体骨骼,那么色彩晕染则是塑造人体的血肉。白居寺壁画人体的塑造中,色彩晕染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双颊、眼、鼻、下颚、胫、胸、双乳、腹部乃至于四肢都能发现色彩晕染比较明显的效果,使单线平涂的二维空间逐步过渡到三维空间。白居寺壁画中的线条和晕染十分有特点,它不同于内地的单线平涂,以线描造型为主的古代国画,也不同于以晕染造型为主的西画,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将两种技法的特点融为一体,吉祥多门塔一层大力明王殿中的大力明王、马头明王殿中的马头明王和不动明王殿中的不动明王等护法神的形体塑造中,晕染和线描的处理堪称白居寺壁画中的佳作。尤其是上下肢和面部、腹部的晕染,不仅表现出骨节的转折和肌肉的表化,使肌肤富有质感,更重要是通过晕染加强和突出了四肢造型的力度和气势,与健劲的轮廓线紧密配合,有力地刻画出护法神内在的气质,达到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佚名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