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宝藏的秘密:揭开“七宝供养”之谜(3)
2010年02月26日 10:05《佛学研究》 】 【打印共有评论0

余论

 

古印度葬俗兼重火葬与土葬,释迦牟尼涅槃荼毗后,瘗藏舍利的储具最初用瓶、塔、罐、坛等。地宫是中国帝王式的瘗埋方式,棺椁也是中国特有的瘗葬冥器。舍利进入中国后,瘗藏方式、舍利储具和随同舍利瘗藏的供养七宝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瘗藏制度的形成在历史上是有一个渐进发展过程的。地宫肇始于唐,兴盛于宋,天宫在北宋也得到发展。南北朝到隋代尚未形成地宫,舍利石函直接入埋或者在其周围用砖石构筑简陋的墓室,随舍利瘗埋的供养物以金银珠宝为主;到了唐代,塔基下出现了仿墓室的地宫和瘗藏舍利的贵金属储具、金银棺椁以及包裹的丝织物,随舍利的瘗藏有金、银、铜、瓷、琉璃、陶等材质的法器和供养物;至北宋时代,佛塔瘗藏的形制结构渐成规制,宫室在佛塔内的空间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地宫外,大量构筑舍利天宫,或舍利天、地宫并存,供养品中出现了佛像、佛经和塔模,更多的民间生活用品填充其中。瘗藏制度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佛塔瘗藏的大量发现对研究北宋宗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北宋瘗藏不难看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加入了本土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元素,“入土为安”的传统古训促成了地宫的形成;中国化的舍利瘗藏受到儒家厚葬思想--“孝”和“礼”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宰中都所制定的严格的棺椁制度在宋代佛教地宫中找到一个很好的注脚。中国佛教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儒释文化完美结合的宗教。

瘗藏七宝圣物的种类和数量多寡取决于寺院规格和瘗藏历史背景等因素。从北宋佛塔出土七宝实物和碑记记载来看,瘗藏施主没有贵贱男女之分。有的施主可以独资修筑地宫乃至佛塔,有的施主却只能施舍一件经袱或写经,如长干寺遗址地宫出土的大铁函内,在阿育王塔周边就有许多供养人捐献的丝织物、首饰等生活杂物。供养者相信,行善不分贵贱,施舍不论轻重,只要虔诚礼佛,佛祖就会降福。北宋时期供养七宝种类、数量之多普遍超过前代,同唐代地宫中供奉物的施主只有皇亲国戚、地方官吏、寺院僧尼的情况相比,宋代参与供奉佛舍利的信众无疑就广泛多了,供养物的丰富说明佛教已进入世俗生活,于是佛塔的建造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了,体现了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入世思想。同时也可以窥见北宋社会各阶层对舍利崇拜的平等观,这在唐代是不可想见的。社会各阶层都有机会直接参加舍利供养活动是北宋社会佛教信仰最显著的特点,大量民间生活实用品的出土对研究北宋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北朝到北宋,中国同西亚,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密切、加强。可以说,这种交流与佛教传播是分不开的。为了弘扬佛教,印度僧人不断地到中国来传法译经,中国僧人也不断出使印度求法,遂使中西贸易往来频繁。据考证,北宋时期自乾德三年(965)到宝元二年(1039)的七十四年间,共有四十五批印度及西域僧人或使者、宋朝赴印求法回归者带回佛舍利,且大多数人还带来了梵文佛经、佛像和其他宝物。从北宋地宫瘗藏物中就可以看到大量舶来的“七宝”实物。《宋史•外国传》:“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遣僧法渊献佛牙、琉璃器、琥珀盏。”此类“琉璃器”也许正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的宝相寺琉璃舍利瓶之属,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明证。(全文完)

相关连接:

佛塔宝藏的秘密——揭开“七宝供养”之谜(1)

佛塔宝藏的秘密——揭开“七宝供养”之谜(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汪海波 编辑:崔越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