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丰富的天王殿造像
2010年02月08日 11:11中国佛教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宁波阿育王寺斋堂内弥勒

走进规模较大的丛林寺院仔细观察,这里的每一座建筑物都是一处内涵深刻的佛教文化殿堂,而天王殿的造像布局,又集中反映了佛教形像教学艺术。

天王殿一般位于山门之后,正面当中供奉着笑面大肚弥勒佛像,左右两侧是护世四大天王。这里的布局与造像,深刻地展示着我国佛教文化形像教学艺术,寓意深刻。

据佛经所载,弥勒为名,意译为慈氏,其名为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我们现在常常见到欣喜和气、无忧无虑、敞胸凸肚的弥勒佛像,是完全中国化的造像,他的形象源自于五代梁朝时期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异于常人,经常背着布袋入市化缘,人们称之为“布袋和尚”,据说他是弥勒降世的化身,所以我国汉传佛教以他的形象作为弥勒佛的原身塑像而广设于天王殿正中。从塑像的神态看,他始终是以笑脸相迎和笑脸相送,表现出一种不与他人计较的宽容心和包容心,格外惹人喜爱。加上两旁精彩的偈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也有偈云:“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已原无知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有高低。”这里仿佛在提示和告诫世人怎样为人处世,如何面对人生,展望未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佚名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