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的背影:北响堂山石窟(下)
2010年01月20日 09:19《邯郸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邯郸北响堂石窟第7至8窟

此时,那个工匠的孩子来到了鼓山,找到了父亲留给他的暗语,知道了石窟里的秘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工匠的儿子爬上了山腰,按照父亲的密码,找到了那个隐秘的高欢陵穴,撬开墓穴洞门,将里面随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自此,永远消失在乱世之中。

到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述:“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此后的上千年间,高欢陵穴成为一个神秘的传说,没有人知道那个隐秘的陵穴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高欢是不是真的埋葬到了这里。直到上世纪初期,两个日本人乘坐着雇来的小马车悄悄来到鼓山之腰,一座被废弃千年的古刹重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专家的注意。

扒开荒草,进入石窟,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此前,他们已经对中国境内的几座大石窟进行过考察,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的天龙山石窟、甘肃的麦积山、敦煌等等,从这些散落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石窟艺术中,他们了解到,中国北朝的佛教造像艺术主要受印度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从造像风格到凿窟样式,从造像题材到雕刻技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健陀罗和摩陀罗的佛教造像艺术,还没有进入到中国化的进程。而响堂山的这些造像风格却使两个日本专家感到迷惑。

大佛洞是响堂山最大的一个洞窟,进深、面阔为12米,高达12.5米。石窟中间为一个直通窟顶的方柱,方柱的三面各开凿出一个大佛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龛基上雕刻有中国传统的神王形象。在洞窟的四壁均匀地分布着十六个繁细富丽的塔形龛,塔形龛的下面采用物象外减地平浮雕的技法雕刻出天人、香炉等轮廓,类似剪影效果,也很像中国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石。而细部则采用壁画的形式画出人物的五官、服饰。佛像的雕刻技法也不同于其它石窟,在龙门、云冈等地,佛像的雕刻手法多采用平直刀法,而在响堂石窟中的佛像雕刻开始使用了圆刀技法,佛像、菩萨、弟子等造像趋于圆润,生动,传神。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在大佛洞中心方柱南侧的佛龛内,他们发现了一尊细腰斜躯、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的具有女性风格特征体态优美的菩萨像,虽然这尊菩萨像头部已经残缺,手臂也已残断。但其极具动态美感的身体曲线,加之极为写实的表现力,使这尊菩萨像充满了妩媚和迷人的神色。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端详着这尊菩萨像眼前浮现出了断臂的维纳斯神像,而这尊像要远远早于维纳斯。这种造像风格在中国唐代以后才出现,两位日本专家凝望着这尊菩萨像充满了迷惑:唐代风格的造像怎么会出现在北齐石窟里呢?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古代中国,在由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小王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神像呢?而这尊婀娜多姿的神像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条件和历史环境,莫非这尊神像是天外来物,莫非这尊菩萨像就是东方的维纳斯吗?

这个困惑了国内外学者数十年的迷惑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解开,有学者对大佛洞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这尊菩萨像的雕刻年代正是北齐时期,这尊造像特征的出现,开启了隋唐造像细腰斜躯三道弯的先河,也影响了整个中国雕塑艺术的大改变,自此之后,中国的佛像雕刻开始生动起来,也开始有了汉式的风格和女性化的倾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赵立春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