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悯众生相 神工巧雕镌——漫谈龙门石窟雕刻艺术(上)
2009年11月02日 09:14 】 【打印共有评论0

龙门0669号(老龙洞)佛龛

一﹑北朝时期

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窟龛造像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多集中开凿于北魏迁洛以后的孝文﹑宣武﹑孝明帝期间,与这段时期中国北方的相对稳定和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提倡密切相关。孝文帝本人对佛教就很推崇。在他统治期间﹙471—499年在位﹚,曾迎像﹑度僧﹑立寺﹑设斋﹑起塔,广作佛事,并提倡《成实》,《涅槃》,《毗昙》等佛教义学,还特意为北天竺来的僧人佛陀扇多在嵩山建立了少林寺。其后宣武帝元恪﹙499—515年在位﹚时大兴佛教,有不少外国僧人来到洛阳,元恪为他们建立了永明寺,有房舍一千余间,共住外国沙门千余人。他还组织译场,翻译佛典。永平年间﹙508—512年﹚中尹刘腾又为宣武帝本人造石窟一所,这三所石窟即今之宾阳三洞。由此,在龙门石窟的开凿史上,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北魏晚期阶段内开凿的石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窟﹑药方洞﹑魏字洞﹑唐字洞﹑赵客师洞﹑普泰洞﹑慈香窟﹑路洞等。龙门北魏时期的洞窟形制,前段主要是继承云冈石窟中昙曜五窟的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如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火烧洞等。后段则是一种方形平面,穹窿顶﹙雕出大莲花﹚﹑后壁凿高坛,坛上置主像,在左右壁开凿大龛的形式,如普泰洞﹑魏字洞﹑皇甫公窟等。后一种似乎已成为龙门石窟北魏末期的独特形制。这一时期的造像,多为面容削瘦的“秀骨清像”。佛多着褒衣博带式服装,衣褶层迭稠密,衣裙垂蔽方台座,或束腰须弥座。菩萨所披的帔帛交叉下垂,大裙下摆两角尖长。飞天动作潇洒,多呈跪姿,手捧果盘或持各种乐器,长裙及帔帛飘向身后,端部多呈尖状。造像题材以三世佛为主,大型的世俗供养人行列,以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最为典型,可惜已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盗往日本和美国,皇甫公窟和古阳洞北壁的《礼佛图》还保存完好。此外,慈香窟附近一些小窟中也有少许小型的礼佛行列浮雕。它们都是北魏世俗官宦形像的真实写照。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窟中流行的维摩诘经变浮雕,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在雕刻手法上,已有了由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龙门石窟圆刀刀法过渡的趋向,艺术风格也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龙门的优雅端严的作风。

龙门的北魏造像,已经是一种融和外来与传统的艺术,并创造出了新的民族雕刻艺术形式。佛像的式样,在中国东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变化。印度的佛像穿的是通肩或偏袒右肩式的袈裟,因为那里系亚热带地区,人们的衣着都很单薄,且多偏袒右臂,裸露胸膛,云冈第17—20窟主佛就是学的这种“偏袒右肩式”。这种衣饰被龙门古阳洞侧壁上层大龛主佛所继承。云冈第8窟和20窟的左右夹侍佛像穿的是所谓“通肩式”袈裟,宽而薄的长衣紧紧贴在身体上,并随着躯体身段的起伏,形成了若干平行弧线。以上两种衣服的式样,在早期佛教造像中是很流行的,都是从印度传来的服装式样。在云冈第二期的洞窟里,出现了褒衣博带式袈裟,衣服为对襟,露出内部的僧祗支,胸前有带系结。右襟向左披向左肘上,是汉民族化的佛像特点,也是北魏鲜卑族汉化的重要表现。龙门的北魏造像,即以这种褒衣博带服饰为主,更兼面貌清秀,潇洒飘逸,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常青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