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艺术:藏戏的起源与发展(上)
2009年09月21日 09:01东方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跳神面具

藏戏的诞生,学界还有一说,即源于民间歌舞,关于此还有一个传奇故事。

传言18世纪噶举派僧人唐东甲波,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铁桥,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历时3年多仍未成功。后梦中得到女神指引,到山南琼吉地方,找到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演出团体。唐东甲波亲任编导,用跳神舞蹈来演绎生动的故事,从而揭开了藏戏诞生的序幕。唐东甲波也靠演戏募捐造桥120座,驰名的泸定铁索桥便是其中之一,他被尊为“铁桥大师”和“藏戏祖师”。

白面具戏早于蓝面具戏,但具体发端于何时,没有确定的说法。据说,白面具戏唱腔“朗达”中穿插的“哎咳咳咳、哎咳咳咳”的叫喊声,是直接模仿藏族早期祭祀仪式中动物的鸣叫声发展而来的。8世纪时,藏族民间歌舞百戏,包括各种宗教艺术表演都已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这就为藏族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8世纪建造的桑耶寺,在其壁画上反映它落成的欢庆场面中,有三个白面具藏戏队演出的画面。一个在正殿大门处,另两个在正殿左右两侧的院墙上。画面一致,有七个戴白山羊皮面具的“阿若娃”(后改称“温巴”)、两个甲鲁、三个拉姆。其中一个拉姆在司钹,靠近司鼓的伴奏者站着。这种演出形式,除拉姆少了四个,还少了一个司钹的伴奏者外,与今天的白面具藏戏的开场仪式戏的演出形式完全一样。

在桑耶寺壁画上,对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表演,下边用藏文注有“短嘎尔”字样,意为歌舞戏剧。在后来的许多文字记载中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都被称为“短嘎尔”。如第司桑结嘉措写的《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目录》载:“众人称为拉姆的短嘎尔演出了《诺桑王传》。”在噶厦财政机构“孜恰勒空”档案文书登记中,各种藏戏或藏戏剧团均写作“拉姆短嘎尔”。白面具戏中阿若娃的腰饰“贴热”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间歌舞和艺术表演如“阿卓”“仲孜”(野牛舞)、谐钦、热芭、林芝的羌博中都有所见,白面具戏与这些表演艺术的结构也都是由开场、正式节目(正戏)、结尾三段组成。据此可见,藏族最古老的白面具戏在8世纪时已基本形式,13世纪后才逐步丰富、完善,其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佚名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