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招祥的崖阁殿堂
2009年05月15日 10:24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川广元千佛岸石窟外景

四川北部的广元和巴中一带,是古代中原北方通往四川的秦蜀走廊重要地段,大约从北魏晚期开始,佛教的僧侣们就注意到了这个南来北往的行人所必须经过的地区。于是,中国西南最早的石窟寺艺术,就首先在这里发展起来了。

皇泽寺石窟,坐落在广元市以西1公里的嘉陵江上游西岸,与东岸的千佛崖石窟隔江遥遥相望。这里现存有50所窟龛,1200多躯造像。在皇泽寺第13窟里,有一块唐代的石碑,上面刻着公元628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第二年,武则天的父亲、身为利州(今四川广元市)都督的武士,携带妻子杨氏在这里雕刻了佛教造像,那时,武则天年仅4岁。也许武则天——这位后来的女皇,就是在这里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以后,又用她的非凡号召力把中国佛教推向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皇泽寺石窟的大部分造像,也都是在唐代制作出来的。俗称“五佛窟”的第51窟,和俗称“大佛洞”的第28窟,是这些唐代艺术中的代表作。这两所洞窟都是敞口的马蹄形平面,在窟室后面的低坛上雕刻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立像,大像的身后是天龙八部浮雕像。天龙八部,是佛教里的八部护法神,它包括天龙、夜叉、乾达婆(香音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迦(大蟒神)等,其中最能显示神灵的是天众和龙众。按照许多佛经的说法,释迦牟尼在向众生们讲经说法的时候,天龙八部都会闻讯前来,守卫在佛祖的左右,保护着佛祖,使大法会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乾达婆和紧那罗还能为法会助兴,用自己超凡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演奏出佛教天堂里的音乐,他们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飞天和伎乐神,而飞天只是中国人所起的形象化的名称。五佛窟和大佛洞,就是按照佛经里的安排设计的,艺术家们把次要的护法神们雕刻在主像的后面,既突出体现了释迦佛祖的伟大,也表现了一个较完整的法会场面。

皇泽寺的第45窟也是远近知名的,因为它是四川地区极其罕见的一所中心塔柱窟。它的窟室平面是方形的,中心的部位立着一座细高的中塔柱,直通窟顶。这座方形的塔柱可以分成两层,在每一层的上部都刻着与巩县石窟寺类似的帷帐装饰,下部是护围栏杆。在每层的四面分别开着一所不深的佛龛,里面刻着一身坐佛和两身胁侍立菩萨像。这些人物的造型都是修长消瘦的,佛所穿着的大衣很宽大,下面的衣摆还分成八字形披覆在宝座前面。广元地区曾经出土过一尊北魏宣武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刻成的释迦文佛像,和第45窟中心柱上的佛像风格是基本相同的,这就帮助我们确定了这所中心柱窟应该是北魏国佛教界的艺术家们制作完成的,也就难怪其中会包含来自中原地区的某些因素了。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告诉我们:公元504年,镇守汉中地区的梁国将领夏侯道迁投降了北魏,从此,通往四川盆地的门户就完全敞开了。第二年,北魏的统军王足带兵接连战败梁国的军队,进入了剑阁。到了11月间,北魏的军队又攻陷了竹亭、新城、涪城、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占领了广大的川北地区。广元在公元505年以后,就属于北魏国的地盘了,那么,北魏的中原石窟艺术风格传播到这里,也就是完全可行之事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常青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