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子十二乐坊》想开去
2009年05月13日 09:24《艺术评论》 】 【打印共有评论0

敦煌莫高窟154窟北壁报恩经变·乐队乐伎

我对《女子十二乐坊》所知甚少,除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几眼,在一些报刊上读到过几段外,可以说并无印象。但是当《艺术评论》杂志让我谈点看法时,刹那间我脑子里竟闪出了:“双百方针、多元化、主旋律、质的规定性、民乐、交响乐、艺术演出、辣妹、市场、票房、观众、文化产业、商业炒作、俞伯牙、钟子期、萝卜青菜、月饼、棕子、包装……一大堆词,并不是我的脑子程序出了问题,而是这一堆乱码的显示,确确实实都是我对《女子十二乐坊》这个词的直接反映,这些都是关联词。

我对今天的演艺界很陌生,根本想不到去评论什么。当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时(我说看到而不是听到,因为我可以说没有听,我只感觉到了她们的形式),我很自然地感到这种表现形式返回二十多年是万万不可能登上舞台的。即使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解得比较深的领导也不会赞同。有人认为让一些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演奏,给观众带来的往往是音乐以外的东西,因而很反感,我认为这种看法大可不必。今天的文艺市场已经不完全是一个宣传教育的阵地,它有着让人娱乐欣赏、为观众服务的重要一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欣赏不必统一。这也说明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文艺不仅在理论认识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出现了广阔的天地。对当今世界的多元化,从思想领域到宣传系统都有了认同。即使大家喜好各异,也不致于出现过多行政干预不准演出的情况。这种变化今天的人们觉得很平常,但对我这个回头看的人来说,还是感觉到其变化的深刻。我对能让这样的形式出现的形势很高兴。

有人在与我有此同感之时,还认为对《女子十二乐坊》的形式尽管看法各异,但她们的出现也算对民族音乐的发展闯出了一种路。这一点我不太赞同。我认为说她们为民乐演出争取观众市场带来一线生机还可以,但这种形式,对发展传统的民乐似乎关系不大。

人通过眼、耳、鼻、舌、身五识与客观世界交流,传递信息,音乐是通过耳根来识别的。因此即使是形式,首先也是声音上的形式,表达声音的表情、形象起的是辅助作用。过去上海评弹团有位著名的艺人,长得不太漂亮,但她的音式腔调十分有韵味,很打动人,听众给了她一个绰号,叫“隔壁西施”,这说明对于音乐的美,广大听众要从声音上感受,并不把外表和形式放在第一位。

民乐是我们的传统音乐,在海外被称为中乐、华乐、国乐,都反映了这一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历史上我们的传统音乐,以提高修养、抒发情怀、陶冶自性、自娱自乐为主,即使有“丝竹”、“广东音乐”等小型的合奏乐队,其目的也并非在专为观众表演。这样的音乐自有其独特的表述形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理铮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