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下)
2009年05月11日 09:58《法音》 】 【打印共有评论0

西藏拉萨明代石刻唐东杰布

明代随着格鲁派的崛起,藏传佛教艺术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可以说,明代是藏传佛教艺术走向成熟繁荣的鼎盛阶段,并且从以往多元的艺术风格逐渐走向了民族化的创作道路。

拉萨境内格鲁派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四大寺院的兴建,使得格鲁派师祖的造像成为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题材之一。与此同时,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寺院造像中,也普遍流行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与弟子以及达赖喇嘛、班禅的造像。其中宗喀巴大师的造像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像数量众多,二是造像以高大为主。例如色拉寺的宗喀巴造像,刻在一块巨大的崖石上,非常醒目的突出了宗喀巴大师独尊与崇高的宗教地位。哲蚌寺的宗喀巴造像高达6.9米。药王山、扎什伦布寺境内也有不少大宗的宗喀巴大师和弟子们的造像。

明代的造像在创作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当时的大小寺院都喜欢铸造或雕塑大型的佛、菩萨、度母、金刚和护法神等像,且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极具民族特色。石刻造像也是如此,这些造像线条流畅、优美,多以浅浮雕、剔地浮雕为主,以往常用的平直刀法,逐渐被圆刀法取代。或许由于巨石平整、细腻的缘故,才使得线条变得流畅、均称而富于节奏和韵律感。

清代的造像在其规模上不及前代,由于不同的寺院所属不同的教派传承,故而造像的种类与艺术风格也各有其特色。总体来看,此时的造像以愤怒相、变异相、护法神和格鲁派高僧大德为主,文静慈悲类造像相对减少,尤其是摩崖石刻造像较为突出。由于此时的佛教造像已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加之《造像量度经》的严格要求以及其它原因,使得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变得僵化和呆板。虽然晚期的造像在艺术手法上相当成熟,可是佛教艺术的世俗气象也愈来愈浓。由于造像过分追求装饰的美学效果,常常使造像失去了各自应有的神韵和特征。换句话说,佛像最动人的神圣感和超越感逐渐淡化了。

加之明清以降格鲁派取得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明以前各教派所呈现的多元化艺术风格逐渐被格鲁派的一统天下所打破,从而使藏传佛教艺术失去了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繁荣的、必要的、宽松的社会政治背景。

总之,作为藏传佛教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造像艺术,它伴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产生,在经过1300多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在吸收、融合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以及汉传佛教等艺术成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造像风格和艺术流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桑吉扎西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