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生图形式的演变(一)
2009年04月27日 10:35《现代佛学》 】 【打印共有评论0

敦煌莫高窟299窟窟顶睒子本生

在新疆与敦煌早期壁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是佛传故事与佛本生故事。在新疆石窟寺院中,本生故事多画在窟顶(一部分也画在左右两壁),佛传故事则画在四壁或刹心的两侧与后壁。在敦煌石窟,除一小部分早期洞窟把佛传故事与本生故事画在窟顶外,一般都把这些故事画在四壁,而窟顶则多为藻井与千佛等。同时期的佛传故事画与本生故事画,常常有着相同的处理手法与特征,而本生故事画则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与变化。从早期本生故事画形式的演变,可以看出一般早期佛敎壁画艺术发展的面貌。

本生故事(包括譬喻故事)画现在所能识别的有好几十种。这些故事内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以“施舍”为主题的,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以钉钉身”、“以眼施人”、“须大拏”等等。这类故事宣传不择对象地“施舍”、“牺牲”。(二)宣扬“仁智”、“信义”的,如新疆常见的“狮王本生”、“猴王本生”、“鸽本生”、“萨缚主本生”、“端正王本生”,以及大家很熟悉的“九色鹿本生”都属于这一类。这些故事表露出群众对善恶的判断,对“舍己为人”、“慷慨牺牲”的歌颂。(三)以“孝友”为主题的,如“须阇提本生”、“善友本生”、“睒变本生”等。这类宣传“孝友”的故事由于与中国儒家的伦理观念相符合,流行的面最广,延续的时代也最长。(四)以“持戒”、“感应”以及其它一些宣扬佛敎信仰为中心的,譬喻或本生故事,如“沙弥故事”、“商主本生”、“大光明王本生”、“一角仙人”等。这几类本生故事大多是(特别是第一类)宣扬不择对象地“施舍”、“忍辱”,把“容忍”、“牺牲”夸大到超情理、越是非的程度,这正是在阶级社会里有利于统治阶级,而为他们所宣传利用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佛教故事,多是采用民间的传说、故事渲染而成。因此,在文学描写上,也常常充满着真实的感情。而且其中一部分(例如第二类、第三类),也或多或少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善恶判断与爱憎;有时也流露出一些在痛苦的生活中产生对未来的美好理想与愿望。

思想内容极为复杂的本生故事,作为绘画的表现题材在壁画上出现,不可避免地又进一步赋予了艺术家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因此,除了宗教题材本身的效用与限制,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品中所体现的,反映了时代思想与现实的艺术家的表现,分析其中的糟粕与精华。就本生故事题材说,在不同场合所起的不同客观效果,尤其须待细致的分析批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金维诺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