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百问:密宗为什么准结婚
2009年07月23日 10:13《密宗百问》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章摘自《密宗百问》

作者:谈锡永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定价:¥36.00元

本书简介:近年港台密法盛弘,虽不乏具眼知识,奈何伪师之多,往往鱼目混珠。彼辈言行每以神通感应作标榜,竟令初学趋之若鹜,迷途日远,早已忘失解脱正道久矣。密法原极殊胜,若不善修学,惑于事相,则毫厘千里也。危机渐显,有识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焉……

精彩片段:

密宗行人何以可以结婚?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释迦为什么门下会有出家弟子。弟子“出家”,是先有家然后才谈得上出,若根本无家,便不是出家矣。释迦本人便是一个例子,他为太子时亦娶三妻,生子名罗睺罗,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家,所以当其弃家室而修道,才能称为出家。

出家的目的,是“出离”,修道的人若仍然受家室牵累,便无法逃避许多困扰,由是有碍修道,此所以佛家主张“出离”。出离其实不只出家,还包括离开世俗牵累的意思在内,若不娶妻却炒股票,笔者并不觉得这就算出离。

可是释迦亦不主张凡学佛的人都要出家,倘如是,则佛教徒便都无后裔矣。说得更极端一点,若佛教盛行于一国,则这一国岂不是要亡国绝种?故释迦设教,亦有“四众”,四众者,即是出家的男女,与在家的男女。

然而传统上,在家的佛教徒对出家的佛教徒加以尊重,那是赞叹他们能够毅然出离,正如学生尊重苦学的人,如是而已。那么,这样的出家人便亦须抚心自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佛教徒特殊尊重。

密宗的最大特色,是由生活起修,所以只须能做到不为俗务困扰精神,便已达到修持的条件,故密宗祖师提出“境来心应,境去心无”,来作为精神修养的指南。若如是,婚姻儿女实亦一境而已,不必一提到他们便特别紧张。

释迦令弟子听维摩诘居士说法,听胜曼夫人说法,便是明示法要不光在出家人那边,亦不光在男人那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谈锡永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