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到了吃饭时间,佛陀就穿上袈裟,拿起饭钵,走进舍卫城去乞食。虽然成了佛,仍要吃饭,仍然面对一个平常人每天遇到的问题。
如果没有饭吃,人就会饿死。所以,俗语说:人活着就是混一口饭吃。原始时代,人类在林间狩猎,在水中捕捉,获取食物。文明时代,人类必须工作,才能获得食物。佛陀怎么办呢?他不会像我们一样天天上班,赚取工资;也不会像原始人那样,靠体力在大自然间寻取粮食。
他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坐在那里。饿了,就带着弟子们挨家挨户地去“乞食”。
“乞食”字面上的意思即“讨饭”,但是,佛陀的“乞食”与中国人平常所说的“讨饭”完全不同。第一,它不是为生活所迫,用尊严来换取粮食;第二,它不是专向富人乞讨,而是挨家挨户地乞讨,不管贫富,都要乞讨。
这是佛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可以解决肚子的问题,又可以使自己不陷于谋生的罗网里,是利己。还有一利:利他。佛教把布施看成是通向解脱的重要途径之一,六度中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此,向别人乞食,是给予了别人布施的机会,有利益他人的作用。
也许,把“乞食”翻译成“化缘”,更接近佛陀的原意。佛陀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到了自然而然的状态,把自己从俗世的谋生里解脱了出来。人不必为着一日三餐操心,也不必为着衣服房子操心。福音书上说:“不要去为你们的生命操心,不要为吃的喝的操心;不要为你们的肉体操心,不要为穿的操心。”“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不收割,不储存,……看原野里的百合花,它们怎样生长;它们不工作、不纺织。”
日本人鸭长明在《方丈记》里提到,他“为他人奔驰于俗世而哀怜”,以为人其实不必如此,应当去学学“鱼和鸟的潇洒”。
“乞食”把生存的手段简化到了最简的层面,也把自己的地位降低到了最低的层面。在最简和最低的层面,物质以及欲望构筑的羁绊消失了,心灵的生活才会最广大最深刻地展开。佛陀就如此地坐在那里,不担心家里的东西是否会失窃,不担心身上的财物是否会被抢走,不担心工作的机会是否会失去,不担心明天的生计,……他已经空无一物。饿了,就起身,穿好衣服,带着弟子,随缘地,挨家挨户地去乞求食物。给了,就接受;不给,就离开。始终安详、平和。
作者:费勇 编辑:崔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