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文史专家黄强经过深入研究,在一篇《玄奘舍利今安在》的文章里详细地记述了日本归还舍利之后发生的事情,“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为三份,南京汪伪政府、北京、日本各得一份……北京迎请的那一份舍利,后又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的大悲禅院,1957年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被安放在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被供奉在北海观音殿,其后辗转供奉在广济寺、法源寺,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第三份被供奉在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则被供奉在广州六榕寺,文革时期被毁。”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确实供奉过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但是那都已经成为历史。天津市大悲禅院的智如法师介绍说,1943年,北京的一份分为四份以后,其中一份分到了天津大悲禅院。当时是大悲禅院的等慈大师与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组成了27人的迎请小组,专门赶赴北京将其迎回天津的。
“到了50年代,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印度总理尼赫鲁通过缅甸总理向周恩来总理致意,表示想迎一份舍利到印度去。周总理征询了中国佛教协会及天津佛教协会的意见,决定将天津的这一份赠送给印度。经由周总理安排,1956年11月,大悲禅院派人将舍利送到了北京,然后又派人送到了印度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后来改为那烂陀学院。”智如法师说。
“目前,虽然顶骨舍利已经没有了,但是大悲禅院还保存着当初供奉舍利的金色的小水泥塔,就是放在室内的那种,是僧侣们心目中的宝物。”
成都这份几经辗转终归文殊院
根据黄强的说法,1943年,在白隆平分顶骨舍利的时候,将北京的那一份一分为四,成都也分到了一块。
近日,记者联系上了成都的文殊院。据该院宏林法师介绍,寺内确实供奉着一粒玄奘顶骨舍利。“当时舍利刚到成都时是供奉在近慈寺,寺里的住持是能海法师,而能海法师以前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和白隆平私交甚好,即使在能海出家之后,也仍然与白保持着密切的友谊。因此,白隆平在分舍利的时候,就分了一块给能海法师。顶骨舍利在近慈寺供奉了一段时间后,1962年,又转到了更为有名的大慈寺,这里也是当年玄奘学习过的地方,与大师有过一段渊源。”
直到1965年,玄奘顶骨才到了文殊院,被僧侣们虔诚地供奉起来。但到了文革时期,寺内环境有些混乱,文殊院里也没有条件保存舍利了。这样,顶骨又被送到了成都市文化局。等动乱结束后,直到1979年,才又重新将其请回到文殊院。“我们原来是用一个玉制的盒子保存的,现在改用一个专门供奉舍利的塔,装好以后再单独地放到一个房间中。平时我们是封闭保护的,只有到了一些节日或者僧侣们做法会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参拜。”宏林法师介绍说。
西安今日还有无玄奘舍利
近些年来,在与玄奘法师顶骨痛别上千年之后,西安又再次出现了法师的顶骨舍利。但是,这次供奉舍利的地点却不是最初所葬的兴教寺。那这次是供奉在什么地方呢?据记者调查,这次是在西安的大慈恩寺。大慈恩寺经过了多次争取,专门从南京灵谷寺迎请一份过去,时间是2000年,这也是对玄奘顶骨舍利最近的一次迎请。灵谷寺的净然法师介绍说,“2000年9月12日,灵谷寺再次举行分供法会,将玄奘法师顶骨分出一份,供奉于西安的大慈恩寺新建的玄奘纪念堂内。”
这一说法得到了西安方面的证实,西安大慈恩寺的一位石先生说:“这粒顶骨确实是2000年从南京迎回来的,现在在大慈恩寺保存得非常好,寺里新建了三藏院大遍觉堂,还专门修了一座金塔,将灵骨供奉在里面。我们这里是对外开放的,平时僧侣与游客都能瞻仰到。”
还有一粒顶骨在斯里兰卡?
经历了辗转复杂的分割、分赠历程,现在玄奘顶骨舍利到底分散在几个地方?
黄强在《玄奘舍利今安在》中总结认为,“现在还保存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学、日本埼玉县慈恩寺、日本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九个地方,供人们瞻仰。”但是,经过《发现周刊》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黄强的结论值得商榷。
南京灵谷寺的净然法师说:“黄强的说法并不准确,除了这九个地方,还有一份舍利从北京的广济寺转赠给了斯里兰卡,其实应该是十个地方。”据净然介绍,1952年,中国佛教会名誉会长虚云法师代表中国佛教徒,将一尊佛像和供有玄奘舍利的银塔赠送给锡兰,而锡兰于1972年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这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50周年纪念册中,有明确的记载。记者深入追踪,辗转联系上了北京的广济寺。但令人意外的是,寺内僧人能真法师说:“我已进入寺内十几年了,但却没听过这回事,也没有听老和尚讲过。”
记者又联系上了中国佛教协会,该处教务部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很疑惑,“虚云法师是解放前的人物了,我们都是近些年才上来的,对以前的事情不了解。如果要想查清楚,应该去找研究历史的专家。”记者再次请教黄心川,他对此也表示疑惑,“我国的佛教是大乘派,而斯里兰卡的佛教是小乘派,跟我们是不一样的。玄奘顶骨舍利应该没到过斯里兰卡,也许是去过了,而我却不知道。”
散落各地的舍利能否重聚
南京有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能安排各地的顶骨舍利团聚或者重逢,以表达对玄奘法师的敬重。但是杨维中分析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悼念方式,我们习惯于将其生前的各种旧物归拢到一起,成立一个纪念馆。但佛教界不是这样的,佛教更希望能够佛光普照,普度众生,顶骨舍利分散的地方越多,对佛教徒的影响越广泛。”
感谢日本大谷大学一泽美帆博士、日本京都大学猿渡留理博士、印度新德里佛学院Mary女士对本文的帮助。
作者:白雁、沈达兵 编辑:李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