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麓山寺山门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岳麓山寺、鹿苑、万寿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之半山亭上,寺前为清风峡。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95.7米。麓山寺创始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为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县附近)到湘州来传播佛教的第一个僧人竺法崇所建,是湖南佛教的发源地。继竺法崇之后,晋代在麓山寺的高僧有法导、法愍二人。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天台宗集大成者智顗法师(531~597),世称智者大师,在麓山寺讲《妙法莲华经》,宣扬“三谛圆融”的教义,后人于讲经处命名为讲经堂(已毁,原址在今蔡锷墓处)。文帝仁寿年间(公元601年~604年),因文帝得天竺沙门所献大量佛舍利,乃令全国各州建塔安置。当时岳麓山上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也建有舍利塔一座且保留至今。
唐代是麓山寺的全盛时期,高僧辈出,游客如云,其中就有摩诃衍那禅师,他是六祖慧能法师嫡传弟子神会的法嗣。摩诃衍那禅师曾把南宗禅法传到西藏,参加过与印度高僧莲花戒的论战,长达三年之久,被称为“拉萨法诤”。众多书法家、文学家与麓山寺也结有不少因缘,除了大诗人杜甫所写《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大书法家李邕所撰并书《麓山寺碑》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外,沈传师、唐扶、韦蟾、刘长卿、韩愈、宋之问、曹松、罗隐、喻凫、戎昱等,均写诗吟咏。
麓山寺的大雄宝殿
据记载,当时麓山寺殿堂雄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多,头山门在湘江之滨赤沙湖畔的牌楼口,二山门即今之麓山门,李邕《麓山寺碑》在今之自卑亭(原名寺碑亭),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前有放生池,两侧有钟楼、鼓楼。自大雄宝殿沿清风峡而上修建了许多廊庑,回廊而上,经舍利塔,而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今白鹤泉),直至山顶之法华台。
元代,麓山寺和岳麓书院均毁于兵火,仅留败屋颓垣、遗址、田土。过了一百五十年,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书院才得到恢复。
麓山寺在明代,又一兴一废。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年间,始由妙光和尚在吉藩的资助下,于清风峡上遗址处重建大雄宝殿、观音阁、万法堂、藏经楼等寺院建筑,并经朝廷赐名万寿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德清(公元1546年~1623年)曾在此讲经。明思宗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寺宇又一度毁于兵火,片瓦无存,竹木也砍伐殆尽。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开始重修麓山寺,麓山寺再次得以中兴,诗僧辈出,著述颇多,为名山古寺增色不少。先后出了智檀、文惺、弥嵩、天放、笠云五位在诗坛上颇有成就的诗僧。
1944抗战时期,麓山寺的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斋堂、大寮等大部分建筑物均毁于战火。仅留山门、观音阁、虎岑堂等附属房屋。
新中国成立后,落实了宗教政策,麓山寺再次开始规划,全面修复。先后重建了仿唐代建筑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讲堂、禅堂,塑像齐备,藏书甚多,现已成为略具规模的佛教丛林。
作者:戒圆 编辑:赵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