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离凡界 神接圣境:感受灵岩寺的晚课
2010年07月16日 10:2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晚课是出家师父必要的修行课程

在自空降临的圣洁感觉里,我抬头仰望大佛的塑像,只见大殿正中用磨细洁白矾石建造的万年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坐像,佛祖双目流露着对人间的关注和洞察一切的智慧光芒,仿佛正在莲台上说法;诸菩萨分列两旁,普贤沉静安详,文殊顾盼注目,观音慈祥端庄,办汉各呈法相,形成一个肃穆庄严而又生动的整体,加之充盈大殿的礼赞声、钟鼓声,以及缭绕的香烟、自殿顶垂下的幢幡仪仗,给人以身离凡界、神接圣境的强烈感受。

诵经声中,左右顾盼的我不免在殿内来回走动,一位中年僧侣走过来对我双手合十道:“请不要随音走动分散别人的注意力。”我连忙轻致歉意,站到一队僧人队尾,心也再次沉入诵经声的无边柔波中。忽见一青年僧侣从僧队中走出,合着节拍来到佛前合十鞠躬行礼,再前行几步,长跑礼拜,又从香案上拿着一小钵,另一手做沾水状,然后反复向上向右作洒水状,其动作舒展美观,有一种舞蹈美,令人赏心悦目。行毕,他再向大佛行礼,向僧众行礼后踩着钟鼓节奏回到原来位置。一如都如仪而行、有板有眼,平静而和谐。

没有导演,或者说那神秘的导演始终隐身于冥冥之中,不然,这晚课怎如此井然有序?

宛若艺术表演,那忽徐忽疾的念祷,那抑扬顿挫的唱诵,那呗器圣洁的伴奏,那如诗如乐的礼仪,都成功地将我导此至超凡入圣的艺术境界。我知道,佛教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这令我惊奇的晚课,不过是佛教文化在我面前显露的一小角,就足以使我叹为观止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虔诚的认徒都不是献身艺术的人,他们是用这宗教仪轨形成的圣洁氛围来滤净内心、专诚修行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戒心:千万不能任凭欲念统治自己的内心,要适可而止。这如同一道模模糊糊标着一些警戒线的堤坝,让它守卫内心的一点安宁,不同的是那坝上标出的警戒线有的很高有的很低而已。也许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培养出的一种自觉、一种生存的必需吧?出家人则是把这种自觉衍化为一种职业、成一种极致,他们是以整个身心、整个青春、乃至整个生命来筑成那一道堤坝的。他们的追求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警示、一种慰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亦然 编辑:赵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