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一法师:学习印顺导师《人间佛教要略》
2009年11月05日 14:4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印顺导师谈到历史上中国佛教的两个特点,重证悟与重往生,且这样的特点与老年人的心境特别契合。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阳,少年人如朝阳……。梁启超对老年人与少年人的性情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深刻、精辟。当然这不是刻意贬低老年人,在这里着重指出和强调的是青年人的特点,梁启超做这样的对比,也是为了揭示青年人的性格特征,从而唤起广大的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奉献自己的力量。辩证地来看,对青年与老年都应该持平常心,都应该平等的看待,因为每个人都会年青,每个人也都会衰老,青年和老年只是人生的不同阶段,这是生老病死的规律,正如历史和新闻的辩证关系一样,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每个人都要经历青年时期,也都会变成老人,衰老并不可怕,因为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抗拒不了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安住于本位,如何正确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所以有“颐养天年,安度晚年”之说。从修行的角度来讲,青年是好的,青年可以修学人间佛教,行菩萨道,老年也是好的,老年人阅尽人世沧桑,饱经世故,就可以彻底的看透世事,将名利放下,一切放下,从而一心念佛,一心求解脱,需要说明的是,修学佛法一定要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来选择合适的修行方法,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要彻底改变英雄到老皆皈佛的旧观念,让更多的青年人接触佛法,修学佛法,确实是当务之急,这也是关乎佛教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印顺导师讲:【了生死】,青年人是不大容易领会的。青年的血气旺,意志强,意欲如海浪般奔腾澎湃,不大能警觉到生死这回事。所以如专以【了生死】为教,是不容易获得青年的信受。可是学菩萨法,着重于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发心普利一切众生,就与青年的心境相近。中国虽素称大乘教区,而行持却倾向于小乘,急急的了生死,求禅悟(虚大师称之为:思想是大乘,行为时小乘),结果青年与佛教,愈隔愈远。反之,锡兰、暹罗、缅甸等佛教国,虽说是小乘教,而青年人都学习佛法。他们并不开始就学了生死,而是归依三宝,深信因果,增进向上,主要是修学不碍出世的人乘。所以推进适应时代的中国佛教,不宜因循于过去,而应该随时记着:青年人愈来愈处于重要的地位了。中国佛教如不以适应青年的法门,引导他们来学佛,等于自愿走向没落。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了生死,当然还是佛经的一大事,但修学大乘,要以(利他为先)。适应广大的青年群,人、菩萨为本的大乘法,是唯一契机的了!”

印顺导师讲的很明白,了生死对青年人来讲是不大容易领会的,对于这一点,我也有很深刻的体会,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正是完善人生的目标,大展宏图,奋发有所为之时,相对而言,此时应以服务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正如印顺导师所言,南传佛教的国家,虽然理论上是小乘教,但青年人修学佛法,并非一开始就急于了生死,而是从平实处入手,皈依三宝,深信因果,增进向上,主要是修学不碍出世的人乘。在没有出家之前,我便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找到一条适应现代人修学佛法的切实可行的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作为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都是八小时工作制,如何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修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在家的居士,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生存的压力,这是一个自由文明的时代,也是一个残酷竞争的时代,工作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一定要学会在工作中、生活中修学佛法,体现佛法,如果象很多人那样,一学佛就对世事持消极的态度,一心急于了生死,对家事国事都漠不关心,这对个人的行持和佛教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这个时代,青年是不容易理解了生死的,急切的了生死需要发起强烈的出离心,而要生起出离心就要生起厌离心,如何能生起厌离心呢?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悟一法师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