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一法师:学习印顺导师《人间佛教要略》
2009年11月05日 14:4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能将人间佛教的行菩萨道与人天乘明确的区分开来,甚至将其混为一谈,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曾经有人明确的跟我讲,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修学五戒十善的人天福报而已。印顺导师在这里很明确的指出行菩萨道与人乘天的根本区别:“菩萨道的根本理趣即是以慈悲利他为先。”为什么要慈悲利他呢?虽然以凡夫知见,世间万事万物皆千差万别,实际这只是万物的表象,如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一样,虽然世间表象千差万别,其表象背后却是统一的道,这也是为什么禅宗讲: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了,所以佛陀在悟道时也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

佛法是缘起法,何谓缘起?世间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互为依存的,一切诸法皆因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立,这种道理就称为缘起。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佛法也叫缘起法,《杂阿含经》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的理念在唯物辩证法中的表述,即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是联系的观点,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其方法论意义即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也可以说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与佛法中的缘起观点是相通的、一致的,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缘起的观点看问题。因此马克思曾经说过“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恩格斯也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正因为万物皆是缘起的,所以其本性是性空的,而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也就是人的社会性,这也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区别,中国传统哲学也称为辩证的人本主义哲学。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突出自我,追求个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造成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人的共性,儒家思想中有“仁”这一概念,何为仁?“仁者爱人”,二人为仁。首先要想到他人,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荣辱,积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儒家称之为仁者,这样的行迹也就是佛教讲的菩萨。何为菩萨?发菩提心者是,何为发菩提心?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一定是无我的、忘我的,其发心始终是围绕利他的,而人天乘法,却是着重于自己的人天福报与家庭的幸福,所以此二者在根本的发心上是完全不同的。

修学菩萨道一定要平实、朴素,绝不能谈玄说妙,标榜神奇,常见到很多居士一味追求神通妙用,在他们那里,佛法变得高深莫测、玄之又玄,反观现实,有多少人是有神通的?庞蕴居士讲:“神通及妙用,运水及搬柴。”谈到神通,元音老人讲的好:“如以为显发神通,才算大用现前,那未免太执相,太狭隘了。须知宗下所谓大机大用,乃指胸襟磊落,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豪迈不群的处世为人的风格;不受一切受,遇事不粘,明见机先的作风,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不是什么显发神通不显发神通。如说神通,难道穿衣吃饭、发明创造,不是神通吗?如说不是,为什么庞居士说“神通与妙用,运水与搬柴”哩!可见你轻视日常运用不是神通,乃是你着相求神奇、好玄妙的劣根性在作怪!换一句话说,你的心根本不曾空,不曾见性,还是着相以求。这样下去,即便发了神通,亦成魔道,因粘着未断在。持这种见解的人很多,兹再举一例,以示寻常日用即神通妙用,不可另求玄奇神妙,以免弄精魂而入魔道。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时天热口渴,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乃唤婆云:请来五杯茶。婆见来五位和尚,乃问云:大德何往?曰:参善知识。婆送上茶后曰: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无神通不能喝!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饮茶。婆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举起杯来,一一饮尽。五人看罢恍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外驰求。”

印顺导师讲到了缘起与性空的统一:“学佛的,有的偏重于事,着重法相的差别,于空平等性不信不解,或者轻视他。这种见解,是不能与出世的佛法,尤其是与大乘法相应的,不能成就菩萨道。又有些人,执着本性,空理,醉心于理性的思维或参证,而不重视法相,不重视佛法在人间的应有正行,这就是执理废事。惟有依据缘起性空,建立【二谛无碍的】中观,才能符合佛法的正宗。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非但不相碍,而且是相依相成。世出世法的融摄统一,即人事以成佛道,非本此正观不可。”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悟一法师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