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03月29日 12:58 】 【打印已有评论0

5. 引入现代化教育方式

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上:计算器(电脑)运用及其网路的建立,对于寺院管理、佛学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佛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正处于资讯时代;资讯把各个国家、各种民族、社会各界以及各大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而计算器网路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或载体。佛教院校应率先运用计算器,并建立佛教教育网路,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佛教资源,增进佛教院校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开展网上弘法,净化网路空间,甚至可以开办网上佛学班、网上佛学院等。(陈星桥〈开创21世纪我国佛教教育近局面〉)

教育学毕竟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不是懂佛教或者研究佛教的人就一定懂佛教教育。但我们长期以来对教育专家重视不够,研讨工作局限于教内和从事佛教研究的专家学者,没有充分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结语:

佛陀把学佛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佛学研究应为前两个步骤──闻与思,这是每个学佛人的必由之路,不可缺少。换言之,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明了佛法之精要所在,然后通过实践即修行去印证研究的成果,最后真正体悟佛法之要旨。这种传统研究佛法的方法,多为教内学者所采用,最具代表性的如太虚大师的‘解行相应’与印顺导师的‘以佛法研究佛法’。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准确把握佛陀之本怀,博通经律论三藏,得圆满精密之胜解,依此胜解抉择各时域、各宗派佛法之流衍,重建契理契机的中国佛学,使佛学研究为弘扬佛法于世界人类服务。 

  因此,佛教学院是佛教教育的特色与典型,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宣导素质教育;未来的佛教教育应该以提升学僧及学人的素质为重点──学修并重,解行合一,是合格僧伽之基本要求。所谓‘前期广泛求学增知识,中期思化经论为教诲,后期日夜勤修实践行,一切为教振兴作回向’,这不但是佛教院校可以依循之精神理念,也是佛教教育闻、思、修全面结合、循序渐进的一种理想学修模式。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宽运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