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2009年09月07日 17:48《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心,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道一要告诉人们的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的知见,首先要建立起 “自心是佛”的信心,并且要确定“心外无佛”的理念,打消心佛差别的观念。要把握好自家的方寸,莫向心外求佛。他认为达摩大师来中华所传的“上乘一心之法”,照实而说,实无一法可传,只是启发人们自悟自心。心本来是佛,是人人本有的,不是达摩传给的,只是人们着于事相未曾得悟,由于恐怕行人不能相信“自心是佛”,所以又引用《楞伽经》,以印证众生心即是佛心的道理,说明每个众生都具有一颗佛性的心。他认为,所谓的求法,就是要从自己的心地下手,心外没有另有一个佛可求;佛就是心,佛外没有另外的一个心。若向心外求佛,便是抛弃家业的愚痴之人。所以道一语大珠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彻底地打破了佛与心的距离。但道一的“即心即佛”的心到底是什么心呢?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是“自心是佛”呢?如果说众生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心,那么众生本该就是佛了,为什么还要出家修道追求佛果呢?他提出“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之后,又提出“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的内容。由此可见,道一“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的心,是达到善恶平等不取不舍,净秽两边都不能有所分别,深达罪恶性空的平等心。众生虽然有心,但由于执着分别于种种色相产生妄想颠倒而流转六道,佛心能够领悟到诸法性空不做分别不取不舍而得解脱。虽然心能营造世间和出世间的两种境界,但凡夫分别心造的是生死世间,而佛心造的是涅槃出世间。道一是要求人们以无分别的平等心空心与佛心相契才是“自心是佛”的境界。道一告诉人们,虽然“三界唯心,森罗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但必须要理解到“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不可得的道理,不要执着有一个实在的心存在。他指出“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可见道一不仅要人们明确“自心是佛”,并且要求行者深达了悟色心皆空的道理,强调“若了此心”,在随时着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长养圣胎,任运时过,无有妨碍。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