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临济宗的主庙:罗汉寺
2010年02月10日 15:26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罗汉寺,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主庙,是禅宗第八代祖师道一禅师的出家处和晚年说法处,素有“西川佛都”之称,盛名传诸海内外。 

罗汉寺始建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此时正是玄奘圆寂后,佛都法相宗大行,邑人马道一(即马祖,什邡两路口人)在这里出家修行。该寺毁于元末(1368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邑人曹楷植柏三千株;举人徐应聘捐修大悲阁,铸马祖铜像建马祖殿;明末(1644年),复毁于兵火;到清朝,经禅师暖、月容、礼汀等主持再建,几经修缮、完备如今。 

1942年,太虚大师任罗汉寺住持期间,国难当头,在大师的倡导下,罗汉寺华西佛学院的51位年轻僧人参加远征军,前往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抗击日军,并且全部阵亡在异国他乡,留下一曲佛教界为了和平而奉献生命的悲壮赞歌。66年后的今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罗汉寺僧侣再次践行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精神,打破世俗观念,不分宗教派别,奉献自己,僧人再次成为军人——抗震救灾的军人。在袈裟与军装的上面,我们都能看到慈悲、善良、奉献、庄严。 

寺前照壁有“西川佛都”四个大字,寺门高大庄严,金碧辉煌。山门正悬“罗汉寺”三个金光闪耀的大字为清康熙年前成都知府冀应熊所书。进山门为天王殿,然后是一青石镶成的广场,弥勒佛(高五米,石雕)独坐中央。向前进是弥勒殿,旁有一联曰:“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何所不容。”其两廊是五百罗汉殿,再前进是大佛殿。正中悬有“大雄宝殿”匾额,大佛释迦牟尼两旁有阿难、迦叶侍立。再前为说法堂,后为藏经楼(寺内藏经原1076部,鼎盛时达5048卷),两侧为东西方丈室。大雄宝殿左侧,有能容数百人参禅打坐的禅堂和收留全国各地僧衣住宿的寮房,东方丈室下有库房和香积厨、斋所和客堂。全寺佛殿为四幢,呈长方形结构,建筑整齐,所用材料全是木石结构。殿阁楼院,造型优美,宏伟壮丽。整个庙宇的布局,系参考南充大林寺结构和规模,楼阁重叠、殿堂深邃、屋脊高耸、飞檐凌空,更衬以参天古柏,显得十分雄伟庄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邢艳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