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同胞,骨肉情深,血浓于水;两岸佛子,同根共祖,法乳一脉。台湾现代佛教思想巨擘——印顺导师,曾于闽南佛学院修学佛法,亲近了当时积极从事佛教改革的南普陀寺方丈太虚大师,在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真谛启发下,极力发掘“人间佛教”的理念。印顺导师在四十四岁时,离厦赴香港,再至台湾,从而开始了对台湾佛教深潜而巨大的影响。他是现代两岸汉传佛教共仰的导师,和厦门佛教有着特殊的因缘。2011年6月12日,印顺导师舍利回归供奉法会将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法会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深化了解,促进两岸佛教的发展和法谊,为两岸的和谐发展发挥厦门佛教独特的作用。凤凰网华人佛教全程报道此次迎奉法会,敬请关注。

印顺导师舍利供奉南普陀 加持两岸和平

2011年6月13日,当代佛门泰斗印顺导师灵骨舍利迎奉祈福法会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印顺长老1949年从大陆经香港到台湾,在台湾弘法利生半个多世纪。【详细】

印顺导师舍利回大陆 两岸高僧圆满交接

现代佛教思想巨擘印顺导师舍利在台湾佛教界近百位高僧大德、护法居士的护送下,从台北启程转至金门,于2011年6月12日下午抵达厦门码头。【详细】

圣辉法师忆印顺长老:谈台独 非我弟子

圣辉法师在致辞中追忆道:长老与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有着不解之缘,生前始终挂念着南普陀,没有忘记南普陀。【详细】

 
 

出家因缘:一本《中论》燃起与佛教的不解因缘

1925年,印顺法师20岁时,由于阅读《中论》,领略到佛法之高深而向往不已。经过四、五年的阅读思惟,发现了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所理解到的佛法与现实佛教界差距太大,引起了内心之严重关切,因此发愿:“为了佛法的信仰,真理的探求,我愿意出家,到外地去修学。将来修学好了,宣扬纯正的佛法。”1930年(25岁)农历10月11日,于普陀山福泉庵礼清念老和尚为师,落发出家,法名印顺,号盛正。【详细】

 
1930年农历10月底,印顺法师到天童寺受戒,戒和尚为圆瑛老和尚。受戒后,得其恩师之同意与资助,于1931年(26岁)2月,至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求法。【详细】
1973年(印老68岁),日本大正大学授予印顺法师文学博士学位。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比丘博士。但因他接受日本的博士学位,也遭受到台湾佛教界部份人士的攻击。【详细】
2005年6月4日10时6分佛国瑰宝、法门巨将印顺导师圆寂,享寿100岁。6月6日晨,法体由花莲北上绕过台北回到法师在台湾的第一座道场——新竹青草湖的福严精舍。【详细】
 
印顺: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者
 

印顺法师(1906—2005年),俗名张鹿芹,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以智慧深广、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而享誉当今佛教界和学术界。法师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大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佛学院。 【详细】

 

调查

近些年,海峡两岸间的佛教交流日益加深,这对两岸统一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不是
不知道

 

         
 
 
 

怀念印公导师:别后须相见 浮云是我身

对我而言,1966年是我最重要的一年,因为我在福严精舍出家了!我来自于竹南乡下,只有小学毕业,自认接受的教育不足,福德因缘不够,当年连“和尚”的概念都不清楚,怎么会出家而又在有名的福严精舍出家呢?佛说诸法因缘生,印公上人也常说因缘不可思议,这话是不错的!我就凭着前生的些微善根因缘而在少年时出家的。我的出家应该感恩家姊宗慧法师的成就与帮助。1965年,她带我到福严精舍,希望我依印公导师出家。【详细】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来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国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国习俗的影响,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详细】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视“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急切地发厌离心,求证解脱。出世,不是到另一世界去,是出三界烦恼,不再受烦恼所系缚,得大自在的意思。佛说小乘出世法,是适应隐遁与苦行根性的。出世总比恋世好,不会因贪恋世间的物欲,权力,将大地搅得血腥熏人。【详细】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净瓶与杨枝代表了观世音菩萨普救世间的伟大悲行。世间如火宅。现实人生的种种缺憾、内心的种种烦恼,众生心中充满了热恼。在热恼煎逼下的苦恼众生,谁不想得到清凉?就如天旱时稻禾需要雨水的灌溉一样。观世音菩萨时时使在热恼中的一切有情皆获清凉。【详细】
 
《平凡的一生》:出家难
 

“出家难”,对我来说,不是难在出家的清苦生活,而是难在到那里去出家。我一直生活在五十几华里的小天地,在这一区域内,没有庄严的寺院,没有着名的法师。有的是香火道场,有的是经忏应赴。我从经论得来的有限知识,我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家。【详细】

《印顺佛学著作》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囊括了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的全部佛学著作,共分为23卷,计800万字,内容涵盖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之教史、教理、教制等各个方面。印顺法师其学术水准受到海内外的高度推崇。 【详细】

《中国禅宗史》  

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对印度禅到中国禅的发展、禅学的中国化、牛头宗在中国禅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坛经》的成立与演变、曹溪禅的开展与其发展等等; 【详细】

《妙云集》  

《妙云集》为印顺导师数十年研佛心得之通俗演讲及早期著作的结集。全集显示出其数十年的研佛成果及客观、平实的宏法态度,而以浅显易解的白话文撰写。在台湾佛教界,《妙云集》中某些著作。 【详细】

 

 
2005年6月5日,我在上海惊闻印顺导师示寂于花莲,心中不禁感叹“慧日衰落,法灯熄灭”,深为“哲人其萎”而不胜唏嘘!在我一个甲子的出家生活中,我曾数度为教界的前辈圆寂而感怀,尤其让我悲痛不忍的,第一位是太虚大师,他在一九四七年于上海玉佛寺上生兜率,我为此两日不食,只觉天昏地暗,郁郁心情达数月之久。后于一九四九年颠沛流离到了台湾,忽闻在锡兰大学传授中国佛学的法舫法师突然逝世。本来寄望佛教在太虚大师之后【详细】
证严上人:印顺导师教我
努力转佛法为世间法

印顺导师早期住在华雨精舍,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师父印顺导师圆寂,享年一百岁,他生前在华雨精舍住了一、二十年。【详细】

悟因法师
忆印顺导师一二事

印顺导师在他的自传“平凡的一生”,开头的标题是“一生难忘是因缘”,他自述:“我如一片落叶,在水面上流着。”【详细】

圣凯法师
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

印顺法师他尊重中国佛教,而更著重印度佛教,他的净土思想,多是依据印度的经论,并不以中国的祖师的遗训为圣教量。【详细】

印老一生治学,范围极广,首探三论、唯识,精研阿含、律藏,对《大智度论》的用力尤其扎实,对于阿毗达磨、大乘论书,对中国的天台、华严、禅、净,也一样地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由于印老博综整体的佛教,从教团史及思想史的立场,把大小乘各宗的来龙去脉,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谈任何问题,都不是从向来佛教学者的一宗一派的观点出发,而是说出问题的根源及其发展的过程。因此,当他探讨净土,就有人以为他是否定净土。【详细】

 

 
菩提法师:我终于在台湾见到印顺导师
 

世界的一切无不是因缘穿凿的结果,而人生的境遇也都是因缘生灭聚散而呈现的悲观离合,因缘是不可思议。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位法师曾留给我这样一段话:“缘缘缘缘聚则生,缘缘缘缘灭则散”。带着这个话头,我苦参了多年,仍未得到半点消息。【详细】

 
学者忆印顺
 

方立天:我们要研究当代中国的佛学,就离不开印顺的著作和理论。[详细]

 

杨曾文: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至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详细]

 

王雷泉:印顺导师对中国的信仰、社会和文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详细]

 

蓝吉富:印顺导师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资遵循的大方向。[详细]

印顺导师在四十四岁时,离厦赴香港,再至台湾,从而开始了对台湾佛教深潜而巨大的影响。他是现代两岸汉传佛教共仰的导师,和厦门佛教有着特殊的因缘。2011年6月12日,印顺导师舍利回归供奉法会将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法会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深化了解,促进两岸佛教的发展和法谊,为两岸的和谐发展发挥厦门佛教独特的作用。
    主编:崔明晨     责任编辑:赵华     电话:010-62111406     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