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勇:论“十二因缘法”的二重思维取向

2013年11月05日 10:32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杨勇

编者按:2013年11月1日至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全国著名佛教文化专家、大德高僧发表真知灼见,共论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杨勇发表了题为《论“十二缘起”的二重思维取向——以<俱舍论>为中心》的主题演讲,论文全文如下:

“十二缘起”是佛陀超越世俗、实现解脱过程中,所体悟出来的对生命的认知。所以以佛陀为生命导师的实践者(行者),均将此“正见”视为金科玉律。随着学理的发展,十二缘起从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方式转变为具有丰富而深刻含义的思想。以世亲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以下简称《俱舍论》)而论,十二缘起法从宗教伦理的以及形而上学的两种方式系统揭示了此一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重新理解这一直观而熟知的命题,提供积极的理论价值。

在开展论述之前,我们首先要说明一下,二重哲学关怀所关注的理论基点是什么?宗教哲学的层面,是在承认轮回业感的基本思想下,探讨的生命作为苦痛之特点的方面;形而上学的角度,则侧重于思考十二缘起所依据的缘起之哲学思考。这两层结构体现出来的重点,将成为整篇文章的主体框架。

其次,十二缘起的基本结构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名相(概念)所组成的关系和各自的含义,均有特指,需进行分析和厘定。这是本文思考的一条主线。

一、宗教哲学——作为轮回形式的生命观

作为一种宗教思想,佛陀揭示的十二缘起法,实则是一种看待生命特性的观点。在佛陀看来,生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苦,是纯一大苦蕴。那么,这种痛苦的生命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并且是如何延续的呢?

《俱舍论》从时空与关系的角度,对此一问题做出了回答。

第一、以一期生为参照的三世体系。一期生,就是人从生到死的一次完整的生命历程。在佛教共同承认的前提下,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次,而是从无始以来就轮回往复。所以,通过人的某一次的生命发展,十二缘起可以充分揭示出人生是怎样折射出痛苦的。

“宿惑位无明,宿诸业名行,识正结生蕴,六处前名色,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在淫爱前受,贪资具淫爱,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结当有名生,至当受老死。”

什么是宿惑位和宿诸业呢?“宿”指的是,过去生或者过去世。即说明过去世作为因,而引发十二缘起的其他支。所谓“惑”,则是的烦恼;“位”则是格位。“宿惑位”就是具有过去世各种烦恼属性的五蕴体。当这些烦恼发生作用,五蕴体就能够不断的处于轮回的状态中,而烦恼的根本特质就是无明,即没有智慧光明的状态,所以轮回中的五蕴体始终是在无明之中。另外,“宿业”,是指过去世所造成的带有善恶属性的身、语、意三种行为,在所有的佛学家看来,这些行为所具有的影响力就是业力,能够引发后来相应之果报。也就是说五蕴体过去世的诸种行为的业力推动其轮回,故而业也叫做“行”。

无明和行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从时间的角度看,现在必须以过去为因。其次,从关系的层面说,无明即是烦恼的本性,而业又是带有烦恼的行为,所以无明也必然是业的本质。故而,无明是本性,行是业用,五蕴体是载体。在此,《俱舍论》要揭示的是无明、行两支不但作为轮回的时间前提,同时也是一种逻辑前提,即在十二缘起中轮回的五蕴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包含着无明和行所体现出的关系,也就是使五蕴体必然轮回的原因。

从识支开始到有支,说明的都是现在世的问题。识,是过去一世生命完全结束,因为无明业力的牵引,五蕴体进入母胎一刹那的时候,因为此时识的识取功能最为强大,远胜于其他的色、受、想、行等蕴的功能,故而此阶段称做识。名色则是在六根或六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之前,识支产生之后,此一中间过渡称为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而色则是五色根,具体而言,名色就是胞胎处于将要分化,但还没有分化的阶段。处,是胞胎已经分化为能够具有功能性区别的根身,比如眼根可视,但不可听,不过处的阶段,只是代表了六根已经分化完毕,却没有产生作用。当进入触时,五蕴体处于婴儿到两三岁之间的阶段,六根、六识可以和外面的六境发生和合作用的能力,所以触指的就是根、识、境三和合触。五蕴体处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的少年阶段,就是受,因为由触而生出了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十六七岁以后,会产生出非常严重的美好的东西的贪爱,尤其是对淫欲的贪爱,这是便是爱。因为爱而产生对所爱之事物的追逐,便是取,不过此处的取,还只是一种执取的欲望和动机。当取由动机发展为行为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具有业力之影响力的效果,于是这时作为具有善、恶性质的行为结果,便称为有。

从识到有共有八支,展现了五蕴体在现在世所具有的各种特点。这也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期生。但需要强调的是:建立这八支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一个,比如并不是以生理的时间发展来述说,而是多重的,既有时间(一期生)的、生理的参照(识到爱)又有伦理的参照(取到有)。

最后,生和老死两支,说的是未来世。生,指的是当现在世的五蕴体最后一个生命时刻后,由业力牵引其进入到下一轮回,并得以如现在世那样得以生成的一刹那。这一刹那的实现,代表着五蕴体之五蕴得以进入到新的一个世界、成为新的一个世界的生命形式的状态。生支,与现在世的识支是相同的,只是在说生支的时候,特别标明是未来世,并且强调的是生成的一刹那状态,而不是泛指生命活着的历程。说识支与生支相对应,则是强调五蕴体诞生之一刹那时,识蕴的识取功能特别强大,故而即使是在未来,也和过去、现在生成之原理一致。老死,顾名思义就是衰老和死亡,它所指的是一种生命延续而衰亡的过程,它的运行机制,即现在世中的——从名色、处、触、受之发展是相同的。在《俱舍论》看来,衰老的过程就是一个五蕴体从生命各项指针由不完备到完备的过程(名色到处),一个身心需要产生扩张的过程(触到受)。所以受之后的爱、取、有就生命成熟的历程来看,可以放在现在世的层面理解五蕴体的生命现象,但如果从爱、取、有特定的含义来看,则并非属于老死的范畴。下文将具体说明。

从十二缘起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一期生的生命历程中,现在世所涉及的对象是最多的,即由识到有,它们完整的揭示了生命之所以痛苦的各种成因。当然,佛教以为有因有果是基本前提,所以,十二缘起实则立足于现在世,展示了一个三重两世因果轮转的宗教哲学思想,即过去为现在因,现在为过去果,现在为未来因,未来为现在果。

第二,以烦恼、业和事为牵连的关系体系。惑,即烦恼(即取、诤或者染心);业,就是心所思和思所造作;事是因义。这三者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均是妨碍生命觉悟和解脱的因素,从性质上来说,均是无明之性(按:此处的无明不是十二缘起的无明支,而是指障碍解脱和涅槃的、没有光明和智慧的性质)。对于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而论,世亲认为:

“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这段偈颂表达的意思是,十二缘起通过烦恼、业和事的关系,从另外一个层面论述关于因果缘起的三世理论。这里蕴涵种属和生成两个方面的论述。

首先,从种属上看。无明、爱、取以烦恼为性。行、有以业为性。其他七支即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以事为性,它们是烦恼、业所以得以表现其特点的环节或者现象,故而可以称为烦恼和业的果。这种以种属来区分烦恼的方式,其实是对十二缘起之因果关系的一种深入解释。将无明、爱、取的特性定义为烦恼或者惑,目的在于说明无明是过去之因,能生现在诸果,而爱、取是现在具有无明之性的因,可生未来的果。但是这三者还只是潜在的因,因为如上文所说,无明,以及爱和取都只是说明五蕴体具有了流转的条件。而到了行和有的时候,它们才是真正的成熟的条件,或者说能够真正产生轮回的效果,即包含烦恼为性,并各种带着烦恼性质的条件成为现实的因,产生后来的果。行作为过去因,生现在果,有作为现在因,生未来果。其他的七支,从识到受,作为具体的完整生理成长的现象,是作为现在的果而存在,而其中即包含了生和老死的两个问题,即识,是一刹那结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而名色、处、触、受则体现了整个生命走向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所以是老死。由此可见,这七支实则是对生命现象的具体性说明与总体性概括,而其中所蕴涵的是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其次,从生成上看。十二缘起分为六类:1、惑生惑——爱生取;2、惑生业——取生有,无明生行;3、业生事——行生识,有生生;4、事生事——识支生于名色,触生于受支,生支生于老死;5、事生惑——受生爱;6、事惑因生事惑果——老死生无明。在此,按照《俱舍论》的思路,十二缘起更为详尽的表述了一种因果关系。即体现为“生”或者生成的关系。但是这里的“生”的含义却非常丰富。首先,它是逻辑层面的引发和蕴涵的意思,而非如上文所说的识支中的一刹那所生之生,即不是生理学的产生或生成。所谓引发,可以理解为由潜在变为现实,即包含了1、2、3、5条的内容。所谓蕴涵,则是彼此之间有某种涵摄的关系,即第4条。因为名色中的名本身就是有受想行识四个内容所构成的,所以虽然从时间的角度看,识支导致名色支,但是从识支作为识的属性上来看,是为名色所涵摄的;同样触与受的关系也是如此,虽然触就是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或者叫做三和合触,并因此而出现苦、乐、舍三种受的功能,但是触本身只能由六识(心王)来实现,而六识的诸种认知功能(心所)中的受,具有特别的感受能力,并因此专门针对触,所以触生于受;而生死一体,生实则是老死所导致(按:按照世亲的观点,生是一刹那生,比如现在世的识支,但这一刹那却是由于死亡所导致的,所以死亡孕育了生命)。在第4条之中,需要特别强调一点,识支生于名色等三项中的每一项都有一个“支”字,这也证明了它们不是从十二缘起的发展序列阐述的。最后,第6条中的“生”字,具有特别的意义,即保证整个十二缘起的循环,以此说明轮回的同时,也在反对有所谓“创造者”的理论,从而确立十二缘起的真理之地位。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