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瘗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佛教考古、舍利文化学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汪海波(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凤凰华人佛教编者按:据消息称,南京古长干寺出土的阿育王塔将于2010年6月12日开启。稀世珍宝释迦牟尼佛顶真骨能否就此现身?这一未解之谜成为举世瞩目的悬念,将要亮相的佛教圣物,也无疑成为文物界的惊天大发现。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在密切关注开棺现场的同时,独家对话了佛教考古、舍利文化学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大报恩寺地宫发掘专家组成员汪海波,就长干寺地宫开棺取佛顶真骨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就凤凰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以下为文字实录:
凤凰网华人佛教:汪老师,您近两年参与了南京大报恩寺长干寺地宫的论证和研究工作,近日,南京方面即将打开金棺,对于是否应该开启金棺,佛教界和学术界有许多争论,对此,您持何种态度?
汪海波:南京长干寺地宫封藏于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到今年是999年,出土的记事碑记载藏有佛顶骨舍利,不少人充满了期待,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打开金棺。
凤凰网华人佛教:请您具体谈一下没有必要打开金棺的原因?
汪海波:打开不过是满足了一些人一时的好奇心理,没有其他更多的价值。之所以这样讲基于三点:一是舍利是什么?大家认识比较模糊,感觉很神秘,以为有什么神奇的、超自然的力量,这是大家对舍利的普遍认知;二是舍利在佛家的地位是圣物,是一种宗教感情寄托,非信仰者不能理解,于是想用世俗的眼光和科学的手段试图证明某种信仰,这也是错误的逻辑;三是想通过舍利的炒作为经济搭建一个平台,从而吸引游客和商业动作,这更是误入歧途。试想,宋代人为什么把舍利瘗埋?明朝重建报恩寺塔也没有打开前代地宫啊!法门寺也是这样,明朝重修真身舍利塔丝毫没有扰动唐代地宫。我们今天什么都想扒出来看看,这是对宗教的不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以往发现的舍利也不少,没有这么隆重的炒作过。宗教就是宗教,用非宗教的甚至违背宗教仪规的手段研究宗教,是对信仰者的不尊重。
凤凰网华人佛教:但现在的问题是长干寺地宫铁函开启在即,宗教圣物已经不可避免要重回世间,那么,如果金棺开启后真有佛顶骨舍利,您认为这是佛陀的真身舍利吗?
汪海波:舍利自有宗教的定义。从今天发现的大量舍利实物看,舍利其实多是佛教所说的“七宝”代用品,就是各种金银、宝石、贝类、水晶甚至砂砾。作为佛教信仰的圣物影代物,不过是一种象征,所以说舍利文化是象征文化,这里不存在真假的问题,佛经明确记载是允许用代用品的。至于佛顶骨是不是会被取出,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顶骨?这是没有必要探讨的。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舍利研究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就是:所谓“真”与“假”的研究,所谓“你是我非”、“此重彼轻”的判断,所谓“唯一”的说法,所谓“权威”的认证,所谓“科学”的鉴定。只要避免了这五点误区,舍利信仰和舍利文化研究应该是一种健康的、有益的精神生活和正常的学术交流。
凤凰网华人佛教:佛顶真骨是宗教圣物,您如何看待此次圣物被发现的意义?
汪海波:我认为佛顶骨一定会被发现。记事碑明确记载着。我的意思是说不会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不会达到关注者的期望值。佛顶骨早在唐代就由印度进入中国,但很快找不到流转线索了,到了宋代就没有记载了。南京突然出现记事碑记载佛顶骨的存在,这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是最后一次。之前河南邓州也出土过佛顶骨的记载和实物,山东兖州前年发现了记载瘗埋佛顶骨的碑文,只是没发现实物。这些发现都是宋代的,说明宋代曾出现过一个佛顶骨信仰的高潮期,特别是在民间有一定社会基础。因为是圣物,大家都想供奉,于是按照佛教仪轨,影造了某些代用物下葬,也没有必要声明是影代物,因为你敬的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便见舍利如见佛了。999年前瘗埋者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是如何认为的有今天的千差万别的思维方式所决定,我说佛顶骨一定会被发现就是我的思维。
凤凰网华人佛教:佛顶真骨如果真的出现,会是什么样子?您可以描述一下吗?这也是我们凤凰网友普遍关心的。
汪海波:我只能描述典藏上的记载。佛顶骨梵文音译称“乌率腻沙”,是指佛顶肉髻,《无上依经》记载:“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上记载:“顶骨坚实,穷劫不坏”。《洛阳伽蓝记》记载它“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续高僧传》记载“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法苑珠林》记载“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等等。总之记载有很多。我写过一篇《佛顶骨事迹》,你可以参考。
凤凰网华人佛教:您刚刚也提到宝塔里面应该是有佛顶骨舍利,如果是真有的话,南京的佛教地位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汪海波:南京佛教地位勿庸置疑,不是因为佛顶骨的发现而有所提高。从三国东吴建初寺到近代金陵刻经处,可以说南京一直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进程中独领风骚,地位不可取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报恩寺遗址最早可追朔到古建初寺。这个遗址本身就有十分丰厚的内涵。孙吴时期,这里建有佛教精舍和阿育王塔,是江南第一座佛教寺院的所在地,因此可以认为是江南佛教的发祥地。东晋初在此续建了著名的长干寺,并陆续建起两座阿育王塔。东晋孝武帝时期,僧人刘萨诃(慧达)在长干寺内发现了佛祖真身舍利,以及发、爪等物,轰动一时。佛教信众据此认为,长干寺舍利就是阿育王时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十九份佛祖真身舍利之一。梁武帝时曾对长干寺进行过大规模扩建,并对舍利进行了重新瘗藏。隋唐时期,长干寺逐渐破败。唐长庆四年,时任润州刺史的李德裕将荒废已久的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打开,从中发现了21枚舍利。李德裕将其中的11枚迁往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在北固山甘露寺建塔供奉。上世纪50年代,甘露寺地宫经过发掘,这批来自南京长干寺的真身舍利重见天日。而另外的10枚则被留在了原地。
宋元时期长干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向宋真宗奏报,埋藏在长干里地下的佛祖舍利经常显灵。真宗派人调查后认为属实,下诏重修长干寺,并兴建佛塔。这座新建的佛塔8面9层,初名“真身塔”,建成后由宋真宗赐名为“圣感舍利塔”。天禧二年,真宗又根据新年号,将长干寺改称为天禧寺。天禧寺在元代称为“天禧慈恩旌忠教寺”,元文宗时期,曾从自己的内库中拨款对圣感塔进行维修。元末寺毁,唯塔残存。明洪武年间大加修葺,寺、塔皆焕然一新。永乐六年该寺毁于火灾。永乐十年,明成祖敕工部依照皇宫大内的建筑规制重建寺院,赐额为大报恩寺。此次重建工程历时17年,至宣德三年建成。因此说,以今天大报恩遗址为核心的南京佛教历史文化地位无可取代,而不是因佛顶骨的现世被人为提高。
凤凰网华人佛教:感谢汪老师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汪海波:谢谢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王丽君 编辑: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