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元399年,一位花甲老者,从西安出发,穿越渤海,一路西行,去寻求佛陀正法。这一去几万里,是阳关古道,大漠孤烟,雪山万仞,骇浪惊天。这一去十数载,是他乡明月下研讨经文的身影,是故国团扇前遥念故乡的泪光。公元412年,这位耄耋老者,渡海归来。一个伟大的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两种文化在此交融。
华人佛教首页 | 最新报道 | 暮年求法 生死何足论 | 融通文化 功勋在千秋 | 大师一生 不寻常的路 | 图片报道 | 网友留言 | 相关博文 导读:公元399年,一位花甲老者,从西安出发,穿越渤海,一路西行,去寻求佛陀正法。这一去几万里,是阳关古道,大漠孤烟,雪山万仞,骇浪惊天。这一去十数载,是他乡明月下研讨经文的身影,是故国团扇前遥念故乡的泪光。公元412年,这位耄耋老者,渡海归来。一个伟大的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两种文化在此交融。 西行取经第一人 青岛举行法显海归研讨会2012年9月8日上午,纪念法显西行取经海归1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青岛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承办。共有300人出席了开幕式。[详细]发掘法显精神 发展传承青岛文化与历史青岛是一个东西方宗教文化汇集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种宗教和谐共处。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国家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详细]明哲长老在纪念法显海归研讨会的致辞通过对法显大师一生成就学习研讨,进一步深刻认识佛教法宝来之不易,凝聚了中华伟人傲骨清凉热血沸腾的大德高僧珍贵生命精神力,喜今日永远辉煌世界,永远作为我们佛子爱国爱教爱民族文化永不熄灭“为法忘躯”的菩提心灯。[详细]纪念法显海归 响应国家文化大发展战略法显的传奇经历和宝贵的文化贡献不仅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法显归来是从青岛崂山登陆,历史的渊源把法显精神与青岛文化紧密连在一起。法显精神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详细]背景资料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
魏道儒:法显大师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花甲之年为了佛教发展而踏上求法之路;古稀之年为了记录口耳相传的佛教典籍而在异国他乡苦学梵书、梵语;耄耋之年为了尽早译出汉地缺少的经典而毅然取消回长安的计划。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炽热的爱国情怀是法显大师创造奇迹、完成壮举的不竭精神动力。[详细] 黄夏年:法显大师译经合作者佛陀跋陀罗的传说东晋义熙十四年二月,法显大师在建康道场寺与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摩诃僧祇律》。法显大师虽然在印度留过学,但是他的目的是去寻找佛教的戒本,法显大师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在巴连弗邑国,“法显大师住此三年,学梵书梵语写律。”[详细] 徐文明:关于法显归国后经历的几点质疑关于法显不是“莲社”成员。作者的逻辑是,如果法显上山了,必然入社,既然在十八贤及后来的百余人中没有法显的名字,就足以证明法显未曾上山。汤先生早已指出,无论是十八贤的名字还是后来的一百二十三人,都是后人之说,不足为据。[详细] 杜继文:法显大师对中国佛教义理功不可没法显大师是从陆路出国西游,又乘船从海道归国的第一位僧人,在中国佛教史的地位也很受重视。鲁迅先生把“舍身求法的人”列在“中国的脊梁”一类,法显大师应该首屈一指。玄奘比法显大师晚了二百多年。[详细] 陈坚:老骥伏枥志千里 老法显推动新佛教法显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像玄奘和义净那样的“西天取经”,更在于他有别于此两人的“老而取经”。法显的“老而取经”不但为中国佛教取得了新经,为中国佛教带来了新元素增添了新血液。[详细] 王荣国:《佛国记》中的海洋人文视野法显由陆路往天竺求法,经三十余国,最后携梵本佛经返国。回国后著《佛国记》,该书保存了大量古印度诸国佛教信仰及风土人情资料,还保留了古代早期海洋人文历史资料。虽然信息是片段的、却十分珍贵。[详细] 姚卫群:要重视现代与南亚的文化交流推进对佛教的研究,应当学习法显西行求法过程中展示出来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吸收借鉴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缅怀和纪念法显光辉业绩过程中,笔者也思考了许多与当代佛教研究有关的问题。 [详细] 吕其俊:相逢龙华 弥勒信仰如何传入中国法显大师与弥勒渊源关系,除了《佛国记》记载为印度弥勒信仰在中国传播与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外,不仅将印度见闻的弥勒信仰让国人了解,而且带回龙华图建立龙华寺,极大影响印度弥勒信仰在中土的传播。[详细] 王邦维:法显大师对佛教律汉地传承贡献法显大师印度求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佛教的戒律。对法显大师的研究,重点在法显大师与佛教律的关系及法显大师对佛教律在汉地传承的历史贡献,对于佛教律在汉地的传承,法显大师功不可没。[详细] 冯巧英:法显西行是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法显大师之行是佛教传入由“送进来”向“拿进来”转变的“转折点”,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佛教两千年来的赓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方面,是今人应当继续从经典中寻求渊旨的鉴照。[详细] 释觉泰法师:法显大师退而不休的人生观《佛国记》是我国现存有关西域的珍贵文献,法显大师62岁出发,历时十五年,回国时已近八十,仍亲自参与经典翻译,此种异于常人的坚固毅力与对生命的热情,给现代人在讨论退休生涯规划时一些启发与学习。[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