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峰:持守戒律与遵守法规的关系
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图片来源:清心提供)
编者按:2013年10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戒律思想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佛教戒律思想与实践”为主题,共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与会学者围绕佛教戒律话题从汉传佛教戒律研究、戒律溯源、戒律的现代意义、藏传佛教戒律思想、中国佛教戒律研究、戒律思想研究、戒律及其现代实践7个分主题进行研讨探究,分享交流。北京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大喇嘛发表了题为《现代社会守戒律与遵守法规的关系》的论文,论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佛门戒律与社会法规的关系,论文节选如下:
“众山须弥最,众流海为最,众经亿百千,戒为第一最。”故修学佛法必须从受戒入手,从持戒做起,一切学处,戒为基础。简而言之,戒律是佛法生存的基础,“以戒为师”,“无戒无师”,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受戒持戒,遮恶摄善。
戒和律是两个概念。“戒”梵语称“尸罗”,本来的意思是防非止恶,即调整身心,使身心养成好的习惯,不仅要避开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与恶德,而且在经济、法律和肉体健康方面也不做与教理相违的事。戒也有行善的意思,止恶的戒称为止持戒或律仪戒;行善的戒称为作持戒或作善戒。《大智度论》卷十三记载:“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大乘佛教讲戒不仅是止恶、行善,而且要强调利他行。“律”梵语多称“毗尼”,则是指行为规范,即佛教的法规、纪律等。戒和律合称“戒律”。
法规泛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它具有对社会成员行为明示、违法预防和校正、净化人的心灵和社会环境、扭转社会风气、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效率与文明程度等作用。
佛教倡导佛法常新、与时俱进,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正确处理僧尼持守戒律与遵守法规的关系,坚持持守戒律与遵守法规相结合。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