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2010年08月23日 17:55 】 【打印共有评论0

 

梁启超(资料图片)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为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幼读经史,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以其才思敏捷被誉为“神童”。自1891年,他在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积极帮助康有为完成《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后来,他又跟随康有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 1896年8月,黄遵宪在上海办起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的《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编辑《西政丛书》,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他的文章以通俗流畅、感情洋溢、寓理深刻而深受读者喜爱,对扩大维新思想的影响起了极其重要的鼓吹作用。1898年梁启超入京,参与康有为等人发动的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他也因此名扬四海,时人把他与康有为并称为“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

梁启超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理论的开山祖。在文学理论方面,他高度评价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他认为:“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指儒家经典),无有不读小说者。”因此,他力主进行小说革命,充分发挥小说的“薰(陶)、浸(透)、刺(激)、提(高)”四大艺术魅力,有效地为革新政治、风俗、道德服务。梁启超的这些观点,开了近代小说理论的先河,促进了当时小说创作的繁荣。

在史学理论方面,他主张彻底打破旧史学帝王中心的“正统论”的观点和体系,“写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史”。这部历史必须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之例者”。也就是说史学必须揭示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之成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可见,梁启超在批判旧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资产阶级的新史学。这在当时是爱国和进步的。

晚年的梁启超,弃政从文,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知人生虽幻,而精神决不与躯壳同死,故一生奋斗,至死不倦。1929年梁启超病逝,著有《墨子学案》、《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文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并有《饮冰室全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领栓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