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21年:大师、大爱、大智慧
2010年01月29日 10:50中国民族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真情实感,可亲可敬,始终致力于推动民族团结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一生,始终致力于推动民族团结。他不但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据3位老人回忆,大师在给信众讲经、摸顶后,总要走下宝座,走到信众中间,看见怀抱的小孩,他就会走上去摸一摸、逗一逗。每次,信众们都欢欣鼓舞,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佐民说,大师爱民是发自内心的。在一次谈话中,大师说:“过去我被人扶在宝座上,接受众人拜见,就连我自己的父母来见我,都要给我磕头。那时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现在我知道了,那样做是错误的。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现在越想越可笑。” 

1982年,李佐民陪大师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考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对大师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至今仍难以忘怀。 

当时,大师一行乘车前往茂县,在距离县城几公里处,当地群众就开始了夹道欢迎。车行至欢迎队伍的尽头,只见县长带领着4个身着盛装的羌族姑娘,抬着7尺长的崭新红绸在等待着大师的到来。

“说心里话,当时我非常紧张。”李佐民说。经询问得知,羌族群众欢迎最尊贵的客人进寨时,都要给客人从左肩到右肩挂上红绸,然后在胸前打一个花结,这个节叫做“同心结”。戴着“同心节”的客人被视为羌族同胞永远最可信赖的朋友。李佐民如实向大师进行了汇报。大师笑着说:“这没什么可考虑的,咱们到人家的地方来了,就按照人家的习惯办。”美丽的羌族姑娘给大师系上红绸,打上了“同心结”。 

戴着“同心结”的大师在回到宾馆短暂休息时,又问李佐民:“红绸在宴会时还用戴吗?我这一辈子尽给别人挂哈达了,别人给我系红绸还是第一回。”李佐民去询问县长。结果县长说,大师已经戴上了,就表示对我们羌族人民的友好,现在摘下来,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大师能在宴会上也戴的话,那就更好了,群众会更加高兴。大师再一次同意了。就这样,大师自始至终戴着“同心结”出席了整个的欢迎宴会。 

李佐民说,在与大师多年共事中,大师从来不轻易表扬别人,但有一个人却被大师“狠狠地”表扬了一通。他就是当时西藏自治区“农业学大寨”的典范——列麦公社党委书记仁增旺杰。 

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批批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边疆。其中有一位朝鲜族女青年来到列麦公社插队落户。女青年的举动让社员们非常感动,简直把她当成了第二个文成公主。她来后不久,仁增旺杰就发动社员专门给她修了个藏式小院,并不断给她送来各种生活必需品。 

不料,女青年和藏族群众和睦的关系却因为一条狗而发生了变化。一天,女青年在院外发现了一条被拖拉机压死的狗,没有多想的女青年喜出望外,按照民族习惯高高兴兴地把狗吃了。 

这件事传开后,当地社员再没有一个人理她,别说送东西,就是路过她家门口,都侧着身。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姑娘苦闷至极。姑娘哭泣着找到仁增旺杰反映情况,并表示,如果她做错了什么,愿意给大家跪着赔礼道歉。 

仁增旺杰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因。于是,他马上召开全社大会,在会上说:“不吃狗肉是藏族的禁忌,但是你们知道吗?狗肉是朝鲜族同胞的最爱!如果你们这样做,还讲什么民族团结,这就是在破坏民族团结!” 

仁增旺杰的讲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以后,社员们又恢复了对这位女青年的关爱,一些社员还特地捉野狗来,晚上悄悄地送到姑娘门口,据说最多的时候,姑娘的门前有4条狗。 

大师知道这件事后,特别高兴地说:“这才是在内心里真正尊重民族习惯,注意民族团结。我们各个民族就是要团结一心,必须互相尊重、关心。只有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各自的民族习惯,才能真正地搞好民族团结。” 

最后20天,大爱无边,泽被后世 

1989年1月9日,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李佐民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北京前往西藏,此行的第一站是拉萨。“文革”期间,大师受到不公正对待,很多文件、经卷、物品等被查抄。此次,大师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到拉萨取回自己的物品。 

当天,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和安全厅的两位副厅长在现场负责移交事宜。大师的物品被按类封装在一些箱子里,工作人员现场逐一打开箱子,箱子里的物品保管得非常好,每个箱子都配有清单,便于清理核对。大师在随从的帮助下,逐一检查,并自备了封条,查验好一箱,封装一箱。移交完成之后,大师对西藏自治区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师西藏之行的第二站是日喀则,主持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遗体合葬而修建的灵塔——扎什南捷的开光典礼。“文革”期间,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灵塔遭到严重破坏,无法一一恢复。1982年,大师请示中央修一座合葬灵塔祀殿,中央很快予以批准,并给予很大支持。灵塔祀殿从1984年4月开工,1988年12月竣工,共历时4年8个月,定藏名“班禅东陵扎什南捷”。 

1月13日,大师一行到达日喀则。到达当天,大师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准备工作。他亲自察看了开光典礼会场的准备情况,反复检查了新建灵塔装饰和布置。直到深夜,他还在亲自辨认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遗骸,并亲手将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遗骨分别装殓在5个檀香木匣内,安放在灵塔的宝瓶里。连续几天,大师在寺庙里带领喇嘛为第五至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诵经。大师除了加班加点修改拟定在开光典礼的讲话稿,还抽时间到各接待点看望已到达的代表……李佐民回忆,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工作,工作人员都感觉非常疲惫,而大师则显得精力非常充沛,精神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1月22日,开光仪式如期举行。大师身着黄袍活佛盛装,向与会的喇嘛们亲手发放了布施,并作了长篇讲话,与会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1月23日开始,大师召集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政府代表团,以及一些喇嘛、高僧,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向政府征求对西藏工作的意见;向教众征求对藏传佛教工作的意见。 

李佐民回忆,在和党政干部的第一场座谈会前,大师笑着对他说:“这些天你很辛苦,今天你只要休息就可以了,不用你翻译了,我从头到尾用汉语和他们谈话,这样能够更好地和他们进行交流,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此前的几天,李佐民已接到指示,将于1月底到日内瓦出席联合国人权会议。1月22日晚12点左右,李佐民完成了大师交待的一些工作,准备休息。大师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找到他说,大师让他过去一下。李佐民来到大师房中,只见桌上放着一个凉盘、一瓶茅台。大师笑容可掬地说:“你明天要走了,我给你送送行。来来,你喝酒,我喝水。” 

大师当天晚上兴致很高,愉快地回忆了开光大典的成功,并回顾了自己11岁以来一些难忘的事情。小聚结束前,大师对李佐民说:“你这次到人权会议上,要打一个胜仗,我在北京给你请功!” 

1月23日,李佐民踏上了返京的行程,辗转于27日回到北京。这也成为他与大师的永别。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圆寂3天之后,国务院就作出决定,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专门修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遗体灵塔和祀殿,供人们瞻仰朝拜,缅怀大师爱国爱教的业绩,并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举行宗教悼念活动,办理遗体保护以及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等事宜。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寻访了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中央批准,1995年完成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坐床继位这一佛门盛事。现在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正健康成长,受到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敬拜。 

2005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拜见时提出3点希望,其中一点就是希望他以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 

大师走了,然而,他开创的事业还在发展,他未了的心愿还在慢慢实现,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教众无尽的爱将永驻人间。

后记 

2008年1月19日,一个洒满了阳光的冬日。 

在中国民族报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3位老人张蒙纳、李佐民和宋盈亭为报社同事追忆了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故事。 

3位老人退休前,均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因工作的关系与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相处30余年,可谓是大师的老朋友了。虽然时光荏苒,但3位老人对大师的真挚情感和真诚敬仰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老人们如数家珍地讲述了他们记忆中有关大师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描述了一个既伟大又普通的大师形象。 

讲述过程中,李佐民曾接了一个电话。虽然他没有透露电话内容,但我们却很清楚,那是老人的儿子打来的,是告知他老伴手术后的情况。其实,早在访谈开始之前,3位老人就表示,为了配合报社做好这次访谈,他们都在前一天作了充分的准备,毕竟年纪大了,有些事情要好好回忆一下,理一下思路。而李老更是放弃了陪护生病老伴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看来,将大师的精神告知后人、传承下去更为重要。 

访谈过程中,老人们还不时提醒我们, “班禅”在藏语中是“译师”的意思,叫班禅的人可以有很多,但“额尔德尼”是中央政府授予的封号,所以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一定要称“班禅额尔德尼”才是正确的。因为封号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对宗教领袖人物的管辖权,更是表明对西藏的神圣主权。“达赖喇嘛”也是中央给的封号,体现的是中央的权威,不能当作尊称来理解。 

3位老人平均年龄近80岁。整整3个小时的访谈,3位老人没有流露出一点儿倦意,而据我们了解,这3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早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并没有片刻离开国家的民族宗教工作。他们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讲授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呼吁。在他们的心里,国家的繁荣稳定、民族的团结进步,是他们不能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邢艳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