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宗教文化系列对话“佛教与科学”交流会在人民大学举行

2013年12月17日 11:4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学术交流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3年12月15日下午,“宗教文化系列对话——佛教与科学”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报告厅中举行,对话的三位嘉宾为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藏传佛教觉囊派法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健阳乐住仁波切,中国人民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卫荣教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佛教文化中心等高校和学术机构的200多位学者、学生和宗教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沈卫荣教授介绍,此次活动是“宗教文化系列对话”之一,其主题为“佛教与科学”,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是有其现实的学术研究意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自然科学,尤其是现代基础物理学的进展,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感官的层面,在宏观、微观领域都有了深入的成果,与传统或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相比,产生了很多具有颠覆性的观念。如爱因斯坦曾说:“对我们这些有坚定信念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是一种错觉,尽管这是一种持久的错觉。”似乎科学进入了玄之又玄、不可思议的境地。又如此次对话嘉宾朱清时院士曾撰写过“物理学步入禅境”一文,阐述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与佛法中的核心理念有越来越多相接近、相契合的内容。

虽然科学上的探索仍在步步深入,但其已经对我们认知宇宙、生命有了全新的启发,也令我们对古老的东方哲学有了新的认知。健阳乐住仁波切在接受专访时也提到,“佛法有很多面向,包括科学的面向、哲学的面向、艺术的面向等等,当然也包括宗教的面向,但其根本是对究竟真理的探索和求证,也就是佛法中所讲的究竟本性,其他的都是探索和求证真理所使用的方法”。在西方,关于宗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有很长历史,尤其是对佛教与科学探讨在近数十年来更成为学术和文化界的热点。

开启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哲学层面的内涵,不但对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和社会文化有助益,也是近代以来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次对话主题的选择,正是立足于对学术探究和文化构建的启发,为这些领域的探索提供一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一种多角度、多层面的参考。

三个多小时的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三位嘉宾从现象与本质、认知模式、求证方法等角度进行了交流,介绍自然科学与佛法实践中如何理解和运用人所具备的能力,以及对这些能力的局限性和潜在性反思。对话内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显示了嘉宾们对各自领域的娴熟自如,尤其是朱清时院士对佛学的掌握、健阳乐住仁波切对现代科学概念的理解,都令人在惊叹的同时又能生发出一种会然于心的敬佩,也令此次对话更具有启发性。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宗教文化系列对话 学术 佛教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