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行善”时代到来:评凤凰佛教慈善首秀

网友评论 () 2015-10-28  052

核心提示:伴随“中国社会”或者说中国“第三部门”的逐步发育,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日渐蓬勃,佛门的慈悲为怀,也开始日益对接社会慈善公益,为时代勇担当,为众生谋福祉,也为自立求空间。佛法的终极智慧,实际上为世间的慈善行动赋予了超越性的价值,为无偿奉献的心灵选择进行了终极佐证。日前凤凰佛教“守望悲心——两岸佛教慈善公益形象主题活动”,对佛门在这个时代的“高调行善”进行了首倡,而赤诚发心之后,对于“佛教慈善”宏观行动原则和微观行动技巧上的讨论与思辨,也正待提上日程。

2015年10月15日至19日,为打造中国“互联网+佛教慈善”公益推广平台,由凤凰网、凤凰佛教、凤凰公益联合主办的“2015守望悲心——两岸佛教慈善公益形象主题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温暖呈现(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玺)

中国人与“慈善”的距离

中国人其实很难理解“社会学”是什么。因为在中国现行的发展生态中,除了行使权力的政府,就是谋求利益的市场,而通过民间社会互相扶助、共融共济来推动文明进步的空间,还不是很宽广。换句话说,中国还没有一个发育成熟的所谓的“社会”。然而就是这个“社会”空间,这个被学术界称之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正是一个孕育慈善精神、志愿精神的精神领地,它完整成就了推动时代进步的三足鼎立的力量组合。

实际上,除了对“社会”这个概念陌生以外,中国人对“慈善”这个概念也不见得熟悉。在有付出、有回报的惯常逻辑之外,今天的中国人对于“无偿捐献”“救济贫困”的理解,除了用打发空虚、标榜同情、贪图名气等来解释以外,似乎也找不到太有效的逻辑。事实上,从慈善事业的缘起来看,宗教是最深层次的推动力,信仰让人类在绵薄的同情心之上,以更为强劲有力的善行和互助,推动着人性中光明那一面的显发,更造就了世俗社会和谐稳定的凝聚力。

在近现代,随着世界各个角落世俗化的进程,宗教信仰慢慢从人类的灵魂家园中退守,隐没到熙熙攘攘的人际网络背后。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慈善行动开始代替宗教仪式,成为人类从俗世链接到形而上的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渠道。相应的,慈善行动也为宗教信仰的继续存在与发展赢得合法性空间。正如明贤法师在谈及“公民宗教”时所做的判断:宗教在当代生存的余地,将有一大部分取决于这个宗教能够合乎身份地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做出贡献,脱离主流价值的宗教将缺少生存空间——这意味着,宗教的社会担当精神,不是“愿不愿意选择”的精神,而是“必须选择”的精神。

2015守护悲心——凤凰网两岸佛教慈善公益形象主题活动参加高僧、慈善机构负责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林恩)

佛门慈悲对接社会慈善,不是时代投机,而是佐证心灵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大与世俗生活的逐渐丰裕,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中国人,甚至于芸芸下层中老百姓,都开始愿意将自己殷实生活以外的余地与他人共享,愿意在形形色色的慈善活动中一伸援手,慈善事业开始在现代中国初见蓬勃之象。从社会学意义上讲,这也正是中国的“社会”初见轮廓的时候,是“社会”的温情逐步回升的象征。如果“佛门慈悲”,能够有效对接“社会慈善”,将是一个时代性的相得益彰。

但应该严肃地强调一下,这不是投机。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讲,随着当代物化文明的强势蔓延,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流行,民众一方面暴露在一个利益至上的冰冷参照系之下,一方面落脚在一个善恶取舍多元而混乱的道德浮冰之上,急功近利与迷茫不安同时并存,一副颇具后现代色彩的浮世绘呼之欲出。

而返观以佛教信仰文化为代表的中华心性文明,是从生死大义的角度,从更广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对于善恶良知和道德根基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确认,有着一种难以比拟的安顿生命、稳定人心的力量。佛教信仰所确认的慈善行动,在此显现出它超越性的价值,佐证了奉献与牺牲的心灵选择的终极意义。

互联网+佛教慈善图片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玺)

“佛教慈善”攻略:宏观行动原则与微观行动技巧

纵观大陆佛教在当代的大众观感,有一个消极的“过度”,和一个消极的“不足”。佛教有两大和世俗财富有关的传统——供养的传统和布施的传统。供养由于形式上类似一种经济来源,被当今的世俗社会过度利用,从而形成了“佛教搭台、经济唱戏”,甚至于“挟佛敛财”这样一类负面大众观感。

而另一个极端,是布施作为一个形式上的“散财”行为,却被所谓“无相布施”的概念,钳制在一个低调内敛的层次上,使得佛门在慈善领域显得作为不足。一长一短的不平衡,让佛门深陷形象危机甚至合法性危机。

现在佛教媒体充斥着佛教界的八卦新闻,却鲜见教界正能量,如果能逆风而行“高调行善”,无疑对教界、对众生都是一种果敢担当。然而,当我们意气风发真的准备在“佛教慈善”领域高调拓荒时,有没有什么需要忌惮的地方?

首先,佛教与慈善,从根本上讲是不是一个天然有理的固定搭配?应该说,超越世俗、超越善恶乃至超越生死,才是佛法这个磅礴的智慧体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或许可以把解决实际困难的慈善活动,做为弘扬佛法的手段和工具等等,但心里要有数,不能把手段当目的,把工具当理想,而在不知不觉中贱卖了佛教。

其次,佛教慈善作为慈善事业大类中的一个“品种”,自然也要遵循领域内的发展规律。一味爱心泛滥、四处救场自然不是上策,慈善事业的运作从框架模式到行动技巧,都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社会学里有本畅销书叫做《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命运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讲的就是纵然发心真诚、行动勤奋,也依然会因为一些自以为是的“善行”带来的难以预料甚至不尽人意的后果。

最后,宗教信仰里似乎总会弥漫一种所谓的“二律背反”。越是有信仰的人,越是执着善行的人,越可能有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优越感,从而表现出一种“信仰傲慢”甚至“道德绑架”。这一点,值得每一个时刻准备着为“佛教慈善”献身的人们时刻自省。

李哲:社会学博士 佛教时事评论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