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建筑要有魂:标准高大上佛寺应该什么样?

网友评论 () 2014-04-25   013

 

台湾南投县莲音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寺院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开始,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东方中国的历朝各代,佛寺建筑已然是一代文化鼎盛的重要象征。近代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各地的古剎重兴或新寺创建,如雨后春笋般急速发展。总体而观,以仿古及创新为主要建筑特色,或与旅游景区规划相结合,或有以历史名声为卖点的商业化经营,或现代科技炫耀的灯光水舞LED展示等,皆各有背景及其优劣比较。然而,当代佛教寺院建筑规划是否能特出古今的樊篱而别具手眼,展现当代社会环境的多元功能与审美艺术,又兼具宗教神圣修持道场的素雅风格,展现如同埃及金字塔般的震撼与独特?笔者浅见有以下四项重点:

其一,当代寺院建筑风格应以“素朴、典雅、优美、神圣”八字为核心内容。笔者以为寺院本为僧俗修道的场所,其专业功能的区隔为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任何人到了寺院道场,可以感受其清净庄严与安心的宗教氛围,而不是商业化与庸俗化的场地。古代的寺院,从阿兰若、精舍到中国河西走廊的石窟或禅窟,都是精进修持的道场,具有精神典范性的引领与崇高的价值。特别是历史上的中国佛教,在盛唐时具有八宗道场的各自风格,宋代以后禅寺独盛天下,然而唐宋寺院的高雅大气的艺术高峰,笔者仅在中国大陆极少地区及日本京都略见其遗韵。

三十余年来,鲜见具有“典型”或“精致”的代表性寺院。笔者以为,“寺不在大,有佛则灵”,寺院的清净优雅应与僧人修持相匹配,才能展现文化底蕴与宗教情怀,也符合佛法所谓“依正庄严”的指标。

笔者想举出一个实例,在台湾南投县水里乡有个莲因寺,这座寺院规模很小,但是佛殿配置十分精致又重功能性。开山法师是忏云长老(1915-2009),严持戒律,过午不食,仪规井然,俨然古代丛林生活重现,也着重五堂功课,教学以天台唯识思想为主。忏云长老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本身又精于书画,处处可见唐宋及日本京都寺院的风格。再加上住众威仪细行,梵呗悠扬悦耳,信徒供养沉檀香,整座寺院氛围详和、精进、优雅与自在,这是台湾严持戒律又精致典雅而极具代表性的男众寺院,也是正信佛教徒心中清净的道场与圣地。

其二,从寺院规度与建筑空间配置而言,佛教在唐宋以后有所谓“七堂伽蓝”,禅寺的七堂,分别是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及浴室等。然而,佛寺古时多在深山丛林,有时依其山势而建,或考虑地理风水朝南而建。现代寺院的新建规划是否要遵循古制,仁智互见。笔者以为,佛法讲究因缘及庄严,《无量寿经》中说阿弥陀佛在法藏比丘之世,用了五劫的时间,思惟摄取二百一十亿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换句话说,只要符合庄严的美感与清净的殊胜,以实际的作用功能搭配地理环境,即是最好的配置,正好展现优美而独特的风格。

其三,从佛寺造像而言,清末以前的佛像传承于传统文化,匠人或僧人多以尊重的全体生命力精神营造之,当代工匠造出之佛像已然千篇一律。例如笔者在五台山殊像寺见到传说的“荞面头文殊菩萨”,顶礼赞叹其法相庄严殊胜,举世无双。笔者近三十年来,因为各种因缘参礼海峡两岸及日本等世界各地不下三百间佛寺,惊叹仅此一尊,难以言喻其典雅庄严。因此,在佛寺建筑规划中,佛像的营造或比寺院主体建筑更为重要,这也是佛寺灵魂之所系。因此,在佛寺营造时,佛学专业、艺术专业、僧人法师与造像工艺四者巧妙融和,才能塑造出清净庄严之佛像。

其四,当代寺院与现代科技或旅游文化如何搭配问题,一直是筹建寺院思考的重点。佛法讲真俗二谛,又讲不变随缘。简而言之,即不变地是佛法的真谛,随缘地是世俗的功能。当代寺院可以搭配现代科技灯光或LED屏幕等使具有文化导览功能,装置隐藏性的冷暖空调更便利于修持。笔者曾参与浙江某寺院的营建规划,指出药师佛寺应以现代科技与传统朴素的风格相融和。白天时远望古朴素雅,身处其中清幽芳馨;晚上远眺光明晃晃,置身其中展现琉璃内外明澈的特性,建筑本体及地板自体LED发光,讲求节能环保又清净庄严,如梦如幻,配合佛经又展现出绝佳效果,也具备独特性而可以成为文化旅游的新景点。

在这专业取胜的时代,如何创造兼具多功能、艺术性、旅游点与科技化的现代寺院,符合素朴清净道场的风格,又能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或带动旅游经济的多元视角,正是集合各领域专家贡献所长的团队结晶,展现具有新时代文化创意艺术美学寺院的极致表现。

黄连忠:台湾佛教学者 佛教文化评论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