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佛教界要带头“文明进香”
2009年07月29日 09:39佛学研究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观点] [宗教场所] [文明进香] [环保]

2009年6月24日,国家旅游局在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景区召开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先生将规范燃香活动的必要性概括为“文明、环保、安全、秩序”八个字,并表示,“文明”就是要用科学、文明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良好愿望;“环保”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香客、游客在燃香活动中,增强保护资源环境的自觉性;“安全”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的需要,着力抓好燃香产品质量,特别要注意消除安全隐患;“秩序”就是指规范燃香活动是维护宗教旅游场所秩序的需要。

我看后,很是赞同,长久为之担忧的心情也因之释然。

进香,本是信仰者以及游客表达虔敬之心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在于启示进香者观照自心、自视其心、自净其心,所谓根本在于“一瓣心香”。但是,近年来,进香的形式不断变异,在一些旅游景区、寺院中,出现了不少乱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感,也给佛教界带来了不良影响,乃至屡屡出现要让有关地方官员严令查处的新闻。

这些乱象当中,最为严重的是,一些景区和寺院的部分香贩,采取欺诈甚至暴力强迫的手段,迫使游客购买他们的天价“高香”,严重侵害游客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后果。同时,这些所谓的高香以及名目繁多的所谓什么香,多是劣质的化学制品,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危害。有调查表明,近年来寺院的僧人身体所患的疾病,多与劣质香品污染有关;寺院以及周边空气质量,也多有化学污染;再者,一些人追求“名贵实木”香品,非名品不烧,也带来了连锁的天然林木的破环,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诸如此类,都是与佛教注重心灵品质提升、注重环境保护等理念与追求,背道而驰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不文明的进香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了宗教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了游客和信仰者的物质负担,加深了人们对佛教的某些误解。多年前,就有社会调查表明,只在某个名山,一年烧掉的香品,就达数十亿之多。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在一些城市的普通寺院里,每年用于香品的费用也一般都在数万到百万元。

针对这些问题,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们多年来一直提倡文明进香,不少寺院要求鲜花供佛,等等。但是,为何见效不大呢?除了一些民间民俗信仰观念的影响之外,关键在于一些“利益相关者”们的“市场化”操作,甚至“犯罪式”掌控,问题之严重,到了国家领导人提出整顿的局面。

我在想,佛教界的四众弟子们,如果首先“从我做起,文明进香”,那么,必将带动其他社会人群积极响应。为此,身处旅游景区的寺院,可以率先垂范,现在开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信徒和游客,落实文明进香。港台佛教界早有经验可循,做起来并不难。如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论对信徒还是对一般游客,都是能够很快适应的。即使对于那些靠贩香谋生的人们,也不会有太多麻烦。当然,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工程,需要佛教界与社会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运用一定的智慧,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我们看到,自上而下的旅游、宗教等管理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对此,佛教界更是责无旁贷。

所以,我们呼吁佛教界人士要带头文明进香,做到“文明”、“环保”、“安全”、“秩序”,为了佛教的声誉,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众生的福祉!

不久前,我在台湾“宜兰别院”看到,寺院殿堂门前都摆放着一盘鲜花,时有志工手捧着香花恭立着,礼请信徒或者游客自行请起,将这“一瓣心香”供奉在佛前,庄严而高雅。更让我意外的,当我们循声望去,噼噼啪啪的鞭炮,竟是不燃烧的电光制品,生动而环保。到了花莲的静思堂、静思精舍,更是不燃烟尘,温良的慈济志工们只是提示我们,合掌一拜,即可……

相关链接:

社会需要纯正的宗教

【资讯头条】:中佛协副会长学诚法师到山西大同考察调研佛教文化

【素食】:时尚生活的引导者 素虎荷香上素

【众生】:新世界地产郑家成:精进学佛 爱心环保

【心灵物语】:好运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觉悟】:慧海慈航——平静心是道心 烦恼心即凡夫心

【一日禅】:从行小善开始 日臻完善人格

【观点】:佛教界要带头“文明进香”

【禅茶一味】:烹茶对饮 卖你半把壶

【图片】:明长胜绘 身心清净阿罗汉

【佛艺】:宝光寺文物巡礼

【书店】: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唯识学的基本理论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元春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