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佛像一般头饰不规则螺发,头顶的肉髻硕大平缓,为典型的犍陀罗样式。菩萨的冠式除传统的犍陀罗式扇形发髻冠外,又出现了花冠正面装饰半月的冠式。据国外的专家考证,它是从波斯萨珊王朝的王冠上移植过来的。从现存的造像实物看,这种头冠最早出现于8世纪,约于10世纪时传到尼泊尔,后来又经尼泊尔传达西藏。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半月的形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克什米尔造像上的半月形象写实、逼真,而到尼泊尔、西藏就完全艺术化了。另外,菩萨耳际垂下的发辫,或称为宝缯,形制颇为古朴,也可看出是继承犍陀罗的样式。
服饰:佛像着偏袒右肩袈裟或通肩袈裟,表现手法主要采取萨尔纳特式风格,即仅在领口、袖口和小腿部位刻划些袈裟的衣褶,以示身上着衣。菩萨像是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衣纹表现与佛像相同。不过,犍陀罗式的写实衣纹偶尔也可见于佛菩萨像的局部:或大腿上;或手臂上。佛像无饰物,菩萨像装饰亦很朴素,装饰风格基本为犍陀罗式,古朴写实。
克什米尔桑噶寺千手千眼观音(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造型:躯体深厚,肢体壮硕,短粗,保持了犍陀罗造像古朴浑厚之风。佛像或坐或立,习惯右手结说法印,手势自然亲切。菩萨身姿略带扭曲,但女性特征不明显。
座式:多为方形台座,有的有二、三层,上面刻双狮、力士、联珠纹;佛座上习惯加坐垫。斯瓦特造像的佛座一般为台座上施莲花瓣,这一作风在克什米尔造像上偶尔也可以看到,但常见的是在台座之下。莲瓣亦为犍陀罗式宽扁叶片形,古朴大方。
工艺特色:克什米尔造像多为黄铜制作,质地莹润光亮,一般不鎏金,有时仅在面部漆金。造像是整体铸就,铸完后进行抛光处理,看上去光润圆滑,没有一点棱角,远效果很好,但近看五官及其他细部均十分模糊。抛光后,还有一道重要工序,那就是嵌活。从现存实物看,一般是眼睛嵌银,白毫及大腿衣裙上用菱形块红铜镶嵌。这种镶嵌工艺是克什米尔地区特有的,后来影响到西藏古格王朝的佛教造像上。西藏流传的“古格银眼”,指的就是古格的佛像眼睛上嵌有白银。这些工艺特征对鉴别克什米尔和古格佛教造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然,克什米尔造像在艺术风格上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时代的差异。上面归纳的主要是8世纪至10世纪克什米尔的造像艺术特征。到11世纪时,克什米尔造像在风格上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体造型由浑厚变得瘦削,躯体修长,手臂和两腿尤为突出;腰部较细,菩萨像呈三曲姿势,乳房隆起,开始显示出女性的特征;装饰趋向繁褥,饰物风格偏向世俗化,与尼泊尔造像大体一致;本地区独特的工艺在造像上有更明显的体现。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特征,此时的造像开始追求肌肉的组织,在造像的小腹部,明显可见肌肉鼓涨,形成几个小圆包,显得劲健有力。这种风格在新疆、西藏阿里和甘肃敦煌等地的石窟和寺院壁画中亦可见到,不过那是用对比的颜色和深浅层次强调凹凸的感觉。这种表现肌肉凹凸的手法应属于犍陀罗艺术的表现手法,与印度本土崇尚丰满的审美特点迥乎不同。这种对肌肉的不同表现手法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不同追求。
克什米尔造像艺术是印巴次大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本文只是提出了一点初浅的看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其艺术风格的来源及艺术特征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内涵,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克什米尔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站,其艺术风格对我国的西域艺术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注意;另外,克什米尔是我国西藏后弘期佛教的源头之一,它在帮助复兴西藏佛教的同时,也带动了西藏佛教艺术的复兴,其艺术风格对西藏古格造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也是研究克什米尔造像艺术不可忽视的。
【佛教常识】:“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法讯】:南京鸡鸣寺2010年秋季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法会通知
作者:黄春和 编辑:闫秀勇
|